【本報台北訊】國道散落物件數居高不下,前年攀上四萬三千件、造成七百六十六起車禍,車禍件數創下十年新高,已成為隱形殺手。交通部研議今年推動修法,罰鍰將從九千提高至一萬二千元,預估年底前可上路,另外也將研議收取「國道散落物處理費」,費用最快今年中出爐。
國道散落物無奇不有,高公局統計,二○一六年國道散落物以輪胎皮高達七千五百多件最多,其次是金屬類、塑膠類,其餘有木頭類物品、布類、施工養護物件、動物屍體等。過去更曾經有棺木、鋼琴、鋼圈、沙發、土地公、土地公神像等,也曾有豬隻從貨車掉落,造成追撞及死亡車禍。
雖然國道散落物已有相關罰則,但是散落物件數仍居高不下;交通部去年底修法,汽車裝載物品滲漏、飛散或掉落、氣味惡臭者,從最高罰鍰九千元加重至一萬二千元,最快今年底可完成修法。
高公局初步規畫研訂「國道散落物收費要點」,依照國道養護費用、處理時間、出動人員及影響情況擬定收費標準,向掉落物品之車主收費,盼用路人上路前確認裝載物品是否綑綁牢靠,費用仍在研議,預計今年中出爐。
此外,雪隧每年發生一千多件拖救案,九成以上都是車輛拋錨,且故障車輛多屬缺水、缺油、溫度過高、沒電、爆胎或無法啟動等問題。高公局也在研擬「國5雪山隧道拖救差別收費」,將雪隧拖救費用拉高於國道路段;但全案還在研議,仍須蒐集資料並邀相關單位研商,費率尚未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