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暖氣捱冷 陸治霾強推煤改氣惹民怨

 |2017.12.05
81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為減少霧霾、改善空氣質素,今年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強力推行「煤改氣」,即減少甚至禁止燒煤改以天然氣代替。但許多地方「煤改氣」工程遲遲未完工,即使工程完工,但天然氣供應不足,價格節節上漲,不少地方政府開始限氣,令民眾寒夜沒有供暖而捱冷,人民怨聲載道。其中河北省天然氣供應緊張已達Ⅱ級橙色預警,連醫院也遭限氣,被迫上書政府要求最低限度供氣。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昨天召開液化天然氣價格告誡會,可能出手干預天然氣市場。

因為治理空汙,中國政府今年冬季力推以天然氣取代原本燒煤供暖,在京津冀、青海、甘肅、新疆等十多個北方省區市開始實施「煤改氣」工程,來解決供暖與治汙問題。但手段太急,沒有完整市場及設備配套措施,部分民眾無法取暖叫苦連天。加上天然氣供不應求,導致價格創歷史新高,自九月以來累計漲幅已超過百分之百。

多地由今年九月開始缺氣、停氣頻傳,涉及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等多個地區。隨著北方天氣轉冷,河北和山西等地夜間氣溫在攝氏零下四度至負十五度,有河北涿州民眾抱怨:「前幾天晚上八時,今天凌晨四時停了,老人和孩子們可怎麼過?」

中國強推煤轉氣,源於近年霧霾嚴重,加上中國「低碳能源體系」的承諾,計畫在二○二○年前將燃煤電廠的汙染減少百分之六十。而在今年初地方兩會,北京、天津和河北官員也紛紛立下「減煤治霾」的軍令狀。

去年,世衛根據最新數據推算,二○一二年中國有逾一百零三萬人死於空氣汙染,死亡人數排名全球第一,遠超僅次印度的六十二萬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