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多年監測數據表明,位於「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冰川退縮,而河湖普遍呈擴大形勢,可能與氣候變暖有關。
據中新社報導,青海省氣象科研所遙感監測,今年,該省北部的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青海湖面積迎十七年來最大值,而祁連山腹地的「中國黑海」哈拉湖水體面積達近五十二年來的最大值。
在青海南部的三江源區域,黃河源頭「姊妹湖」鄂陵湖、扎陵湖愈發肥美,當地一度乾涸的「千湖美景」重現。同時,可可西里區域卓乃湖湖水外洩,流經庫賽湖和海丁諾爾湖後,形成了新生湖。「聖湖」納木錯以及色林錯湖等湖泊的面積也在明顯擴大。
青海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灑威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雪山消融會對河流徑流和湖泊面積產生一定影響。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區水文水資源方向研究員劉景時表示,以三江源區域為例,過去十年,各類草地平均覆蓋度增加一成;水資源量也增加了近八十億立方米,相當於五百六十個西湖的水量。
中國橫斷山研究會會長楊勇認為,多年觀測顯示,青藏高原大部分冰川都在退縮,其中,長江源區沱沱河的冰川退縮明顯,表明江河源區氣候在持續變暖,長江源「固體水庫」正加速消融。
楊勇表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山地冰川發育最豐富的地區,三江源區域是中國最豐富的溼地沼澤分布區。應該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方式,人類需要找到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