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代表開幕致詞。圖/人間社記者慧晉
【人間社記者慧宜武漢報導】鄂台佛教文化交流與兩岸融合發展論壇,九日在大陸武漢東湖賓館南山乙所洪湖廳舉行,有兩岸佛教界人士及專家學者百餘位出席參加,由黃岡市副市長陳家偉主持,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台灣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代表致詞;湖北省台辦並授予黃梅禪文化園「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掛牌,為鄂台佛教禪宗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黃岡市政府邱麗新代市長致詞時表示,過去曾在台灣佛光山成功舉辦三次「鄂台禪宗文化交流」,二○一五年,湖北博物館舉辦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同年十月,應星雲大師邀請湖北大型人物黃梅劇〈傳燈〉赴台演出,分別在台北、高雄、苗栗等地演出,在台造成轟動。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許克振先生提到,在台灣佛光山成功舉辦三次「鄂台禪宗文化交流」,更贈送六位禪宗祖師聖像,開啟了「鄂台禪宗文化交流」先河,更實現黃岡文化在台落地扎根的願望。
郭齊勇表示,武漢大學哲學院、宗教學院多年來,一直與台灣教界、學界交流往來,特別難忘是二○一二年十一月應星雲大師邀請到佛光山近距離學習,親自面命教誨,永誌不忘。
「我們都有責任讓兩岸的人民多往來、多交流,自然而然就兩岸一家親了。」慧傳法師代表致詞,講述自己的高祖、曾祖、父親在武漢的生活經歷,感受到炎帝八德和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互相輝映,兩岸共尊的人間佛教,讓兩岸的橋變寬了、路變近了。
此次,兩岸佛教界人士及專家學者圍繞「法乳同根源,共築中國夢—鄂台佛教文化交流與兩岸融合發展」主題,開展座談交流,就如何共同弘揚佛教文化、共同推動兩岸佛教文化交流,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復興中華文化
佛教不可缺席
第一場座談由武漢大學哲學院院長吳根友主持,由慧傳法師、湖南社科院哲學所所長徐孫銘、前台灣國史館籑修侯坤宏、湖北大學中日社會文化比較研究中心主任郝祥滿等發表。
第二場座談由佛光大學教授蕭麗華主持,依序由湖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印宗法師、台灣聯合大學劉煥雲、武漢大學博士黃敏、台灣現代佛教學會理事長黃連忠等發表演說。
其中,慧傳法師以星雲大師提出「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佛教不可缺席」為題,闡述發表。慧傳法師表示,佛教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舉凡佛教建築、三餐飲食、燒頭香、撞頭鐘、寫春聯貼春聯、興建海外中華學校、北齊佛首回歸等,再再顯示星雲大師對中華文化的重視;大師提倡「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五和,亦與中華文化的和諧思想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