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年心心相印—印度公益旅行,第一站到僧伽施YBS Party Park India School,展開三天的三好生活營。圖/人間社記者郭珮甄
佛光青年以遊戲帶領課程,孩子個個專注。圖/人間社記者郭珮甄
【人間社記者郭珮甄印度報導】為期二十六天的「二○一七年心心相印—印度公益旅行」於上月二十一日展開,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的妙眾法師帶隊,領著一群熱血的佛光青年共十三人,前往印度關懷偏鄉兒童,展開人道關懷。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開始公益旅行的第一站,由加爾各達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陪同,到僧伽施YBS Party Park India School進行為期三天的三好生活營。
僧伽施位於中印度恆河流域的古國,《大唐西域記》中稱為劫比他國,是佛陀上忉利天說法三個月,降還人間之處,此處也是當來下生彌勒佛的誕生地。
青年從破冰遊戲中,拉近與當地學童、老師們的距離,並以〈兩隻老虎〉簡單易上口的旋律,改成印度版的〈三好歌〉,透過歌曲與動作,讓當地師生快速了解什麼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行動;手作課程的吸管毛毛蟲、彈跳青蛙等,更是引發師生們的好奇。課程結束後,引導學童要將垃圾直接放進垃圾桶,維持教室內的整潔,也是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三好。全校師生近一百五十人一同參與。
心得分享時,學童們開心的說,有台灣大哥哥、大姐姐們教導什麼是三好,他們也願意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老師更說,要把三好的理念落實在課程中,以此做為教育的精神。最後YBS(青年佛教會)創辦人蘇瑞士奇會長勉勵師生們,要將佛陀留下來的佛法運用且落實在生活,不是只將佛陀當成神龕上膜拜的神;他也感謝台灣青年用心安排課程,期許明年再來授課時,師生不但知道什麼是三好,且已在生活中力行。
為讓印度公益旅行團學員更加了解當地,在課程進行期間的一晚,由蘇瑞士奇安排學員前往當地的村莊Rashidpur,與村民一起共享晚餐。此村莊皆是釋迦族後代,法師及青年在村莊裡的佛堂前做晚課,且將功德回向村民。
村長Devsingh帶領近一千名村民熱情招待。蘇瑞士奇說明公益旅行及三好的深意,當地村莊長老表示,「我們一直說著佛陀、佛陀,但身為釋迦族後代,我們卻不知道佛法真正的用意,三好的口號雖然簡單,但很有意義。」蘇瑞士奇說,希望村裡孩子都能到印度沙彌學院去學習,進一步把佛教帶回印度,讓佛法能夠在印度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