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容法師分享精采禪宗公案,學員專注聆聽。
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歐美禪學營二十日晚間課程,禮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為學員開示佛法與信仰的意義,輔以多個生動的小故事,勉勵大家在信仰裡找到自性和歡喜。
慈容法師說,信仰佛教最重要的是開發內心的能源,而禪坐的用意在於明心見性,找到自己;雖然「我」就是主人,但卻無法真正做主,因為自身所處的環境,會帶來錯誤的觀念,導致無法真正的歡喜。
「人性最大的悲哀是無知,最大的毛病是自私,最大的勇氣是認錯。」慈容法師說,佛教是道德、人格的教育,信仰佛教不能只停留在信神、拜拜的階段,要能夠提升,所以星雲大師倡導「行佛」,彰顯佛法的功能,改變思惟和生活,讓自心更加歡喜、提升。
慈容法師指出,佛教講慈悲心,就是心中有他人、愛護別人,則心胸自能廣納百川;佛教講因緣法,人與人之間是共同體,沒有一件事單靠自己的力量可成,所以要廣結善緣。
慈容法師以自身為例,敘述以前不擅溝通,臉上沒有笑容,在佛學院當老師時,學生甚至對他敬而遠之,因此意識到要改變自己,於是開始與人寒暄問暖,做個讓人樂於親近的人,「個性和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所以要時時自覺,進而悟道。」
慈容法師分享小故事,有一富翁請仙崖禪師寫句祝福話做為傳家之寶,仙崖禪師寫下「父死,子死,孫死」,富翁很生氣,問禪師怎麼詛咒他們。仙崖禪師回答,當然是父親先死,如果兒子先死,白髮人送黑髮人豈不悲痛?慈容法師例說明,人的老病死生無法改變,不要為此執著;佛法是為開啟本性,增長智慧,在有限的人生裡發揮價值,讓人生路途更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