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備受矚目的首輪中美經濟對話於周三在華盛頓舉行,對話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釋放善意,表示將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積極增加進口。
在華盛頓,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和商業部長羅斯表示,希望對話能產生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承諾,來應對兩國經貿關係中短期和長期的挑戰。
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是兩國元首莊園會談後,宣布設立的新機制,將總結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畫」取得的成果,並對中美經濟合作一年計畫進行討論。
中新社指出,習近平在周一主持中央財經會議時發表講話,至少傳遞出三點重大政策信息,包括改善營商環境、中國將更加積極增加進口,及在有效的監管下擴大金融業開放。
周三的對話由中國副總理汪洋、梅努欽及羅斯共同主持。在周二華盛頓舉行的一場歡迎午宴上,中美雙方先交鋒。汪洋強調合作共贏,呼籲美國修改出口管制,放寬高科技產品出口到中國。汪洋表示,中國人不可能不買美國貨,美國人也離不開中國貨。中美經貿關係應是雙向道。
梅努欽希望中國能夠減少美國資本在中國金融服務業的限制,並能涉足中國的資訊及通信技術產業。保守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經濟專家史劍道向路透說,如果中國同意停止對國企的補貼和停止知識產權剽竊,對美國利益有更多裨益。他補充說,但這些重大改革在今秋中共十九大召開前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