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台灣文學故事1969】變換的時代

文/蔡林縉 |2017.06.05
2131觀看次
字級

一九六九年一月,《創世紀》停刊。九月,商禽應邀前往愛荷華大學駐校。十月,第一本詩集《夢或者黎明》出版,算是為《創世紀》這一階段標榜超現實主義的風格做了總結。

一九五七年的南台灣,在生命旅途裡不斷逃亡的詩人商禽,與一樣離鄉背井且同為袍澤的瘂弦,在高雄左營海軍陸戰隊基地相逢。兩位知識的「盜火者」,在戒嚴壓抑的歲月,以各自抄錄的禁書札記為思想的驛站滋潤流離卻渴望文學的心靈。他們一是變調之鳥,一是闇瘂弦音,身處禁錮圍困的「雄性獸欄」唱著不同的歌,幸好,詩人們還有詩,在南台灣軍營滯悶的空氣裡相濡以沫。臨別之際,除了月光和酒,兩人以詩來交換天空的出口。

十足值得玩味的,越過北迴歸線陽光炫目的南台灣,兩度成為孕育台灣文學超現實主義的美學土壤。瘂弦認為,超現實主義在日殖民時期的風車詩社之後之所以能夠再度延續,歸功於「一個詩社(現代詩社)兩個畫會(五月畫會和東方畫會)和一名憲兵」,這名憲兵說的就是商禽。而一九五四年於高雄創刊的《創世紀》和商禽更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詩人告別羅馬,逃離壬癸,以商禽的身分再度亮相,《創世紀》這個舞台是當之無愧的最大功臣,而《創世紀》亦因為商禽的現身,確立了其超現實主義的書寫基調。商禽最為人傳頌的詩作如〈長頸鹿〉、〈滅火機〉、〈門或者天空〉等,以及為數不多的詩論之一〈詩之演出〉,都曾見於《創世紀》詩刊。

一九六九年一月,《創世紀》停刊(一九七二年於台北再度復刊)。商禽在停刊的二十九期寫下〈醒〉:「出竅而去。我的魂魄。」九月,應美國詩人保羅.安格(Paul Engle)和聶華苓之邀前往愛荷華大學駐校,真正地飄洋而去。十月,第一本詩集《夢或者黎明》出版,算是為《創世紀》這一階段標榜超現實主義的風格做了總結。瘂弦回憶,集子裡不少詩篇,寫就於那段在一塊兒的日子。

有人離開,有人歸來。有些事稍歇蟄伏,也有些事正萌發轉變的契機。同一年,剛結束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畫」的瘂弦返國,接掌《幼獅文藝》主編一職。

創設於一九五四年的《幼獅文藝》,起初其實是蔣經國為落實「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所成立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編制下的青年文化教育刊物,由「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的成員輪流主編。一九六八年,時任主編的朱橋(朱家駿)不幸英年早逝,自隔年三月(一八三期)起,由剛自美國返台的瘂弦繼任雜誌編務。

首先面對的挑戰是,在前任主編所闢出的空間之上,如何持續轉動這個在當時官方色彩濃厚的刊物?瘂弦選擇了詩。同年六月出刊的一八六期「詩專號」,堪稱相當具代表性的一大嘗試。他敏銳地藉由古典詩人屈原的形象和自離騷以降的詩歌傳統閃避潛在的官方文藝審查,進而偷渡多篇風格鮮明的現代詩作和詩論:如洛夫的〈超現實主義與中國現代詩〉探討超現實主義的在地翻譯和轉化;顏元叔從跨媒介觀點剖析艾略特(T. S. Eliot,顏文譯作歐立德)的形式實驗;也有多篇詩作來自「海外」(如溫健騮、葉珊、唐文標、黃用、余光中等等)。而即將遠行的商禽則交出了〈溫暖的黑暗〉,散文詩的形式,彷彿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與時間逆向,時光頂端是盡頭也是最初——

就這樣,在感覺中緩慢而實際超光的速度中上昇。就這樣一個人看見他消逝了的年華,三十歲、二十歲、十八歲、十七歲……淺海中的藻草似的,顏彩繽紛,忽明忽暗的,一一再現,直至僅屬於我們一己的最初——那極其溫暖的黑暗。

一系列精心策畫的專題與海外藝文社群的密切互動,瘂弦的編輯理念稀釋了《幼獅文藝》以國族意識形態掛帥的官方氣息。隨後,於一九七六年再度赴美威斯康辛大學進修,隔年回國後受聘擔任聯合副刊主編,主編瘂弦所引領的輝煌年代於焉展開。只是,當主編瘂弦的面容愈來愈清晰穩健,詩人瘂弦的身分,卻悄悄地淡出。幸而,一冊《深淵》(一九六八年出版)裡面深刻描繪的人生百態(二嬤嬤、坤伶、上校、修女、C教授等等),詩人的名字將被永遠記得。

同樣也是一九六九年,美國阿波羅十一號成功登陸月球,將美蘇冷戰的太空競賽推向白熱化階段。回到地表,六○年代全球延燒的去殖民運動、反戰運動和公民權運動風潮,到了一九六八年以幾個關鍵性的事件(如布拉格之春、馬丁.路德.金恩遇刺、巴黎五月學運等等)達到高潮——陣陣歷史旋風所掀起的波瀾當屬二十世紀後半葉橫掃知識界的解構思潮。台灣也在這重重渦流中一同激盪:在經歷了國家文藝體制下的健康寫實風格,台灣電影將延續另一波以瓊瑤為名的愛情文藝浪潮;一九六九年紐約爆發石牆事件,似是預告了性別書寫也將出現新的轉折。人權、主體、認同、族裔……台灣在這般變動轉換的時刻揮別了六○年代,而也旋即迎來,不論是就在地情境或是國際情勢而言,更詭譎湧動喧囂紛擾的下一個十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