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空間結構的重要骨架。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根據統計顯示,去年全中國大陸有二十一個縣國內生產毛額突破人民幣一千億元(約新台幣四千四百十一億元)大關,其中以江蘇省八個最多。讓人驚訝的是,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竟沒有一個縣上榜。
《第一財經報導》指出,二○一六年全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縣(縣級市)共有二十一個,較前一年增加二個。這些縣多半位於沿海地區,分布在江蘇、山東、浙江、福建、湖南與內蒙古。
其中,江蘇省占八個最多,山東緊追在後,有五個上榜。但中國大陸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卻沒有一縣入圍。
蘇南地區有四個縣GDP超過二千億元,分別是昆山、江陰、張家港與常熟。這四個縣級市中,江陰屬於無錫,昆山、張家港與常熟屬於蘇州,也因此蘇州經濟總量在中國大陸各縣市長期高居前列。
報導指出,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藉外向型產業發展,經濟快速起飛,昆山是台商投資集中區。
全球貨貿出口額 大陸8連霸
高峰時期,全世界新上市的筆記型電腦,每三台就有一台產自昆山。昆山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個GDP突破三千億元的縣級市,早在二○一四年就達到三千零一億元。
中國大陸商務部日前表示,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報告顯示,二○一六年中國大陸貨品貿易出口額為二點一兆美元(新台幣約六十三點六兆元),連續八年居全球之冠。
《光明日報》報導,WTO發布的這份〈二○一六年全球貿易統計報告〉指出,二○一六年全球貨品貿易額降幅已有縮小。至於今年,全球貨品貿易額有望復甦成長,但不確定性依然較多。
報導指出,這份報告顯示,二○一六年全球貨品貿易出口額為十五點五兆美元,較二○一五年下滑百分之三點三;進口額為十五點八兆美元,減少百分之三點二。
該報告提到,二○一六年中國大陸貨品貿易出口額為二點一兆美元,占全球的百分之十三點二;進口額為一點六兆美元,居全球第二。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因此連續八年保持全球第一大貨品貿易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