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青少年樂音 響徹洛城教堂

人間社記者心嵐洛杉磯報導 |2017.04.06
2245觀看次
字級
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受邀在美國洛杉磯「聖約翰座堂」表演。圖╱人間社記者張志誠
音樂會主辦人Dr. Gwynne Guibord牧師(右四)與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法師們合影。圖╱人間社記者張志誠

【人間社記者心嵐洛杉磯報導】一九五三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了度眾,在宜蘭雷音寺駐錫時期,經常帶領學生騎單車下鄉弘法,再踏著夜色沿途高唱〈弘法者之歌〉;六十多年後,〈弘法者之歌〉透過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演奏,樂音響徹在有洛杉磯最美麗教堂之稱的「聖約翰座堂」,這教堂在此之前未曾有佛樂演出,創下佛法西傳的歷史新紀錄。

這場音樂會名為「當東方遇見西方」(When East and West Meet),一日在美國洛杉磯聖約翰座堂(St John’s Episcopal Cathedral)舉行。此教堂建於一八九○年,至今有一百二十七年的歷史,曾被《時代》周刊評選為洛杉磯最美麗的教堂、全美國最美麗和最昂貴的建築之一;二○○○年更列入國家史蹟名錄。而如此輝煌的人文紀錄,過去卻從未響起過任何佛教樂曲。

音樂是國際語言

而在基督教派多元宗教非營利團體The Guibord Center的邀請下,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至此演奏〈佛光山之歌〉、〈師父頌〉及〈佛教青年的歌聲〉等多首佛曲,前所未有,寫下歷史新頁。

主辦人Dr. Gwynne Guibord牧師說:「當東方遇見西方時,會擦出什麼火花呢?就正如東方的星雲大師所說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而音樂這樣一個國際語言,能夠在人間,處處散播美善和快樂,不正是擦出火花的最好平台嗎?」這也是他籌辦此次音樂會的目的。在與交響樂團輔導法師知行法師多次商討策畫下,音樂會完美登場。

美國佛光出版社執行長妙西法師代表西來寺致詞及致贈感謝狀。隨後,演奏美國國歌〈The Star Spangled Banner〉,在激昂雄壯的交響樂曲中,所有現場聽眾遇見了愛好自由與和平的西方。緊接著是〈佛光山之歌〉,時而柔美悠揚、時而空靈低沉,又把現場聽眾帶入東方的知性與感性中。就這樣西方與東方交會在一起,儘管有差異,卻在音樂的世界裡激盪出無窮無盡的美善與和諧,讓人們看見未來的希望。

起立鼓掌久不停

在本次所演奏的曲目中,難度最高的是莫札特〈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Major〉(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團員們在事前練習時,頗感挫折,幸好有了指揮Jorge Luis Uzcategui的鼓勵與魔鬼訓練,還有家長的支持,小小音樂家的臨場表現可圈可點。

整場音樂會在星雲大師作詞的〈惜別歌〉中圓滿,現場觀眾起立報以如雷掌聲,久久不停,樂團又以大師所寫〈弘法者之歌〉作為安可曲,感謝大家。會後,有來自印度教及伊斯蘭教的現場聽眾,特別前來詢問邀請交響樂團表演之事,給團員們莫大的信心,他們說:「平日要再更努力練習,好把佛法透過音樂帶給更多人!」

小檔案

聖約翰座堂

聖約翰座堂(St. John's Cathedral)是美國加州洛杉磯市中心附近的一個聖公會教堂,聖公會洛杉磯教區的主教座堂。

創立於1890年,為新哥德式。1924-1925年,建造了目前的羅馬復興建築。建堂費用65萬美元,被描述為六世紀義大利教堂的副本,是芝加哥以西最大的聖公會。

1925年獻堂時,《時代》周刊稱之為全美最美麗和最昂貴的建築之一,有洛杉磯最美麗建築美譽。2000年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