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細的身軀,輕輕拂過紙面,留下淡淡的痕跡,一筆又一筆,幼小的我毫無耐心的在紙上塗著。儘管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五分鐘後我還是暴躁的把筆丟到角落,宣布失敗。
國小二年級,一個小小孩的過度時期,我就被家人安排進了一家畫畫班,大家希望能「啟發」我的才能,於是就開啟我與色鉛筆的長期戰爭……老師總耐心的教導我說:「色鉛筆才能畫出層次啊!」但在我心中,真正能夠用來畫圖的始終只有彩色筆,只有鮮豔明亮的彩色筆才能上色完整,完美表現在紙上啊!
可是色鉛筆呢?塗抹了這麼久才一點點顏色,用力下筆也才一條細細的線。層次算什麼?綠色就是綠色,黃色就是黃色,真的有必要全摻在一起嗎?那時還小的我,真是「全心全意」的恨著色鉛筆。但經過時光的淬鍊後,我開始了解這個世界的一些真實與無常,竟然不知不覺愛上了色鉛筆,因為開始了解到許多事並不是「綠色就是綠色、黃色就是黃色」,人生原來有太多不可預期。
終於長大了,才發現原來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鮮亮的彩色筆可以承擔得起。童年不再,色鉛筆不知不覺中成了我最佳的好友,它能畫出複雜的內心世界。每當我累積過多的壓力,就會用它來作畫,一筆一筆、一層一層的疊上,填補心中的空,留下美麗繽紛的色彩。
雖然對於彩色筆的離去,偶爾還是有些悲傷及思念,但我相信自己會像色鉛筆圖畫般,在經過耐心的上色後,成就豐富多彩卻更富同理與包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