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仁厚的劉備
圖/秉汶
文/蔡凱文
編按:
宋朝的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道:「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飛灰湮滅。」形容三國時期周瑜英姿煥發、聰穎睿智的形象。在三國故事中,除了我們眾所皆知的諸葛亮、周瑜等人外,尚有許多精采的人物故事,而這些人物有著他們處世的智慧,直得現代人學習。現在,我們就跟隨著凱文老師,一起神遊在三國世界裡頭吧!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有許多動人心弦、熱血沸騰,甚至是感人肺腑的故都發生在這個時代。今天,凱文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便是《三國演義》裡,以善良仁厚之心著稱的劉備。
要能在三國時期稱霸一方,一定得要有與眾不同的智慧,特別是對權傾一時的領導者來說,更是重要。相信大家提到劉備時,大多只記得他三顧茅廬,請來了非常聰明的軍師諸葛亮,以及和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等事。如此,表面看起來劉備能坐擁蜀國江山,好似全靠部下、兄弟的功勞,自己一無是處,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一位君主再厲害,也難以靠自己治理好國家,這時就需要任用有能力的人來幫助自己。三國人物中,劉備就是其中最厲害,也最有智慧的佼佼者,他知人善任,待人誠懇,所以許多人都願意為他效力。劉備這項能力,連史書《三國志》都認同,書中說:「(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頗有高祖之風。」形容劉備像漢高祖一樣,具有堅毅的精神意志,同時又有仁厚之心,對待所有人時都能保持謙虛、和善的態度。
有一個知名的例子,是曹操揮軍南下,先是打下劉琮,接著向位於新野、樊城一帶的劉備進攻。那時劉備的兵力薄弱,無法抵禦曹操的攻擊,只好選擇撤退,不料新野的百姓不願留下來接受曹操統治,所以跟著劉備一起撤退。如此一來,拖累了行軍速度,導致曹操軍隊在當陽長阪坡這個地方被追上。
混亂中,劉備跟妻兒走散,勇將趙雲這時獨自一人衝入敵陣,七進七出,把劉備的孩子阿斗救回。若是一般人,這時可能僅會口頭上感謝趙雲,趕快接過自己的孩子,看是否受了傷,但劉備不同,他卻在眾目睽睽之下把阿斗摔到地上,怒罵:「你這個小子,差點害我損失了一名重要將領!」這個舉動顯示出他把部下看得比親人還重,所以自然深受部下們的信賴。何況在趙雲回來以前,身邊的人都污衊說趙雲一定會跑去投靠曹操,只有劉備始終堅信趙雲的清白,藉由此事,更能顯示劉備的仁厚之心。
劉備還有一項優點,就是不會對從前敵對勢力的人抱有猜忌,更不會對懷才不遇的人抱持不屑的心態,只要是有能力的人,劉備都願意善用他,像是劉備也重用了曾堅決反抗他的劉巴、敵對勢力劉璋的老臣許靖,或是太過正直而老是被小人們攻訐的董和等等。他這種仁厚之心的個性,不但為他博取了美名,更顯示出他在用人與看人這方面的智慧,也因為這種個性,劉備才能在強敵環伺的時代裡,寫下一頁頁精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