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座老屋…… 恐龍爬進梁實秋故居 |2017.01.03 語音朗讀 29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紀晴和跟爸爸紀淵字是一對獨特的父子,他的恐龍下個月將爬進梁實秋故居。圖/紀淵字提供 紀晴和跟爸爸紀淵字是一對獨特的父子,他的恐龍下個月將爬進梁實秋故居。圖/紀淵字提供 紀晴和跟爸爸紀淵字是一對獨特的父子,他的恐龍下個月將爬進梁實秋故居。圖/紀淵字提供 【本報台北訊】十歲的小小恐龍畫家紀晴和,把梁實秋故居變侏羅紀公園!紀晴和從幼稚園起就喜歡畫畫,小學更筆不離手,且從不打草稿,除了「畫」進兒童醫院,四十隻恐龍更將於下月「爬」進梁實秋故居,最大隻的有二百四十公分高。 就讀小五的紀晴和,一年多前看完恐龍展後,幾乎天天畫恐龍,經常發揮想像力「把恐龍融入生活」,如「跟恐龍在浴缸洗澡」、「雷龍的尾巴變釣魚竿」等;充滿想像力的插畫,讓身為資深廣告人的父親紀淵字自嘆不如,更把兒子的作品編輯成畫冊,延伸設計出文創商品。 畫了幾十年的紀淵字說,他曾想學孩子的筆觸畫恐龍,卻完全學不來,因為他必須打鉛筆稿,但孩子完全不用。紀淵字說,晴和到了三歲都還不太會講話,上課時也難專心,但只要一拿起筆畫畫,就十分專注。 紀淵字說,晴和因不善交際,又是轉學生,在班上沒朋友,晚上常掉淚。自從同學知道他很會畫畫後,紛紛向他「索畫」,成就感也因而建立。 紀晴和愈畫愈有名,也被梁實秋故居承租人玩子相中。本身是兒童美學教師的玩子說,很喜歡晴和畫的恐龍,很自由,且「恐龍和故居都是曾經存在但都消失在時間洪流中」,所以在老房子裡展恐龍,很對味、有趣。 玩子也說,晴和很幸運有個了解他、欣賞他的爸爸,又是設計師,可以將晴和作品和自身專業結合。「父母應該看見孩子的優點,教育就是要教出不一樣的人才,發展每人的特長。」 紀淵字說,他經常在家裡餐桌上畫畫,晴和看到他在畫,會馬上衝上來,互相感染,父子倆一起畫。他表示自己是個小丑爸爸,沒有父親的架子,兩人就像是朋友,他也很少在家裡發脾氣,甚至常被兒子數落,「很喜歡被兒子教訓的感覺」。 「我從不在意兒子的學業成績,因為我自己也是放牛班的!」紀淵字說,紀晴和有次數學考十八分,但他認為,重要的是找到一技之長,而畫畫就是晴和的強項。 小檔案 梁實秋故居 梁實秋故居位在台北大安區師大附近巷弄,建於日據時代1933年,是梁實秋來台後安住的第一間職務宿舍,2003年由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為歷史建築,下月起,40隻恐龍將在這棟古意盎然的院子、門口、屋簷、窗戶四處出沒。 前一篇文章 元旦寶寶退燒 自然就是吉時 下一篇文章 有這麼一條街…… 塗鴉 喚醒中華商場生命力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5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6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07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8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9【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10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壯運大巨蛋開幕 黃仁勳點燃聖火佛光山開山59周年 全球同步抄經黃仁勳來台 穩固大陸市場 輝達傳擬設上海研發中心核三今除役 台灣邁入非核家園穿康復毛衣 油汙企鵝重生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