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多夢(下)

文/解昆樺 |2016.12.30
2070觀看次
字級

而離開鎮中心到老家,必然會從火車站前的中華路經過那叉路,然後無視那叉路,直取大路而去。年年如此,我如此見證了舊平地式後龍火車站,換成了現代高架火車站。家人一同坐在車上,每年重新再聽坐在副駕駛座的父親說一次,年輕時如何挑著扁擔與自己父親徒步走著山路,經過那條叉路到市中心賣番薯……重新再聽握著方向盤的母親說,當年沒有車時自己在新婚後,如何至後龍探視祖父,徒步從火車站徒步走著這趟山路。

父親與母親話語中的這往來山路,只有可以想像的疲憊勞頓,他們從不曾說過沿途山林風景如何興發其心情,自然更不會知道山林風景中,原來還縱躍著日後行將絕跡的石虎。石虎們甚至還躲在樹葉、石壘,看著他們如此為生命往來。而我恆常進入這家族儀式性的軌道,但只靠著家用車,上車,穿過山坡路,複習、比對風景,然後下車。在這坡地,我沒有更生活性的活動了:我不曾去信箱拿一封信,不曾跟鄰居閒談,不曾掃掃戶外落葉,不曾帶著你散步……無奈地,我生活在他方。

但年復一年的後龍鎮家族山路搭車經驗,還是支撐著我,讓我也可以拍拍周遭的前輩作家們,向他們遙指介紹那是我家鄉,我祖父就住在山坡路的那一邊。

然而,載著我們的遊覽車卻毫無猶豫地,向另一叉路偏轉。

那條叉路是我後龍返鄉儀式軌道,可觀,但不知,復又無時間可實踐的旅途。遊覽車為我打開這眼前明路、心中暗景。這條叉路是光華路(我知道叉路的名字了),過去便是縱貫公路(我甚至已經親歷了叉路的來路),一路在我心裡牽引苗栗一日豐富的風景變換。

下午車行歷雨,雨過天晴,我們一行人抵達三義建中國小的彩繪天梯。九十九階道上是百年老校建中國小,很能反映苗栗山線的山城場所特質。九十九階頂顛的小學,呈現了我們對知識的尊崇。如今三義鎮長邀約畫家魏榮欣,在逐階梯面百葉窗般地一格一格貼上壓克力版,整匯苗栗代表性的舊山線龍騰斷橋、桐花、石虎、鐵道老火車頭、達摩木雕。相對時下一些村莊彩繪只是拼貼美日卡漫人物,無法消化自己土地意象;這彩繪天梯交融了三義地景意象,本身又在承載、提升人的同時,讓人與地景意象產生實虛互動的宏大體驗。

只是近看,幾階圖片因為參觀者眾,已然鬆脫。我在地平線向我層湧的三義地景意象,想想若沒有這圖繪,人們能就這麼單純欣賞土綠樸實的梯道、國小嗎?晚上住宿的飯店就臨近彩繪天梯,我站在高樓陽台,雖看不到它,但在街頭夜燈中想像它。

情動於中,不只形於言,還形於夢。不知是否有雨,我夜中有夢,夢中我遙聞天梯彩繪宛如瀑布鳴濺,逐階刷然而下,天梯彩繪由具像而七彩而純淨。我趕緊入夢走進細看,天梯竟突然變成後龍那片,我亟待親身與家族記憶共行的,那條澄澈清明的上坡山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