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公益財團法人「日本交流協會」(Japa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明年元旦起將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Japan-Taiwan Exchange Association)。對此,外交部昨天表示歡迎,此一新名稱明確反映該協會在台工作的實質內涵,印證台日雙邊關係續朝正面方向發展。
日本對台窗口「正名」為「日台交流協會」,外界認為,這是台日斷交四十四年以來,最大的外交突破。
我國與日本於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斷交,日本同年十二月成立「財團法人交流協會(交協)」;我方則成立「亞東關係協會(亞協)」。作為兩國間事務溝通與互動平臺,繼續維持雙邊經貿、文化交流、技術合作等非政府間實務關係。
亞協簡介指出,亞協雖屬內政部登記的人民團體,實質則由外交部及經濟部派員組成,執行外交部對日相關業務。為配合政府組織改造、推動亞協法制化,外交部在二○一一年修正組織法條文,維持亞協為人民團體地位,並依法委託其辦理日本相關事務,確立外交部與亞協間「委託」與「受委託」的相互關係。
許世楷建議 亞協也更名
涉外人士指出,日方決定改名,是因外界很多聲音反應「日本交流協會」代表的意思不清;改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可讓外界一看就知道。
外交部表示,近年台日關係發展密切,日本是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我國則是日本第四大貿易夥伴,去年度雙方貿易總額達五百七十九億美元。此外,雙邊人員往來日益頻繁,去年台日互訪人數已高達五百三十萬人次,今年應可再創新高,突破六百萬人次。
外交部表示,台日共享民主、自由及法治之普世價值,各項民調顯示人民情感密切友好,相信台日雙方將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繼續深化各領域的互利互惠合作關係。
前駐日代表許世楷則建議,「亞東關係協會」、「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也應趁此機會一併正名,外交不能只想維持現狀。對此,外交部表示,將秉持強化台日交流、明確反映對日工作機構的內涵,以及參酌國內民意等原則,審慎評估。
陸強烈不滿 向日提交涉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說,大陸對日方「消極舉措」表示強烈不滿,敦促日本堅持「一中」原則,並已向日方提出交涉。
華春瑩表示,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大陸堅決反對任何製造『一中一台』或者『兩個中國』的企圖。對於日方在台灣問題上採取消極舉措,表示強烈的不滿。
華春瑩說:「中方敦促日方恪守中日聯合聲明確定的原則和迄今向中方所做的承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妥善地處理涉台問題,不要向台灣當局和國際社會發出錯誤的信號,不要給中日關係製造新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