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圓福寺博大分會師兄師姐參與10月30日福慧共修會。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薄培琦
嘉義圓福寺佛光會博大分會,四十多位會員為增進福慧資糧,便利用假日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加福慧共修,聆聞法益精進學習。
從事寺廟神桌製造的副會長張世清表示,親近佛光山學習十幾年,每次回山聆聽講座,對於佛法的生活修行體驗就更加深刻,例如六度中布施的修行方法,可以啟發對於財物不要太慳貪;也體會持戒的重要性,做人做事要守本分,不該是自己的東西,一分也不可貪取。
分會委員江奕順則感到:人間佛教是僧伽教育的搖籃,佛光山是人間佛教學習菩薩道精神的道場。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開示我們,修行不一定要侷限在禪堂,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種種境相時,學會如何以定心待人接物,這讓江奕順頗為相應,他覺得只要心住禪定,即使走路也能攝眾,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
「原來佛法不離生活,生活不離佛法!」從事教育行政的賴佩伶歡喜分享聽講後的體會。因為觀賞佛陀傳音樂劇,得知福慧共修會,特別和圓福寺的師兄、師姐們一起前來藏經樓法寶堂,聆聽慧昭法師和與談人分享「大乘佛教的圓滿修行」的主題論壇。
賴佩伶曾經參加第十三期佛光山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這次與同期的蔡雅娟相約回山,聽到這場主題論壇精闢的分享,讓她印象深刻,更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六度修行。自我期許在生活中要以念佛之心,時刻保持正念心態,期能讓生命更加放大光明。
和賴佩伶結伴同來的蔡雅娟,在服貿科技公司擔任技術員,聽了講座內容,她體會到「學習放下!養成不執著的心很重要。」學習在行住坐臥中把心安住在佛號裡,讓心時時保持正念,生活才會更有秩序,工作中也能給自己更多正向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