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巴西、馬來西亞、南非、印尼及台灣的青年出家入道。
圖/人間社記者林靖敏
【人間社記者林秀嫺大樹報導】佛光山上喜氣洋洋,十八日在大雄寶殿舉辦出家入道典禮,有二十三名發心出家、入道的青年,在佛前發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退道心;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勉勵新出家弟子要經得起艱苦生活的考驗,能融入大眾,給人接受。
出家典禮在大雄寶殿舉行,「地湧金蓮空雨花,天龍八部競宣誇,萬千瑞相瑩梵剎,為慶佛子新出家」,住持心保和尚三振錫杖,明示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淡泊知足,安住身心,奉行實踐人間佛教,行佛所行廣度眾生。」
星雲大師於傳燈樓與發心出家入道的弟子及百名家屬、佛光青年接心開示,勉勵弟子出家要經得起艱苦生活的考驗,可獲得百分之百的人生真正意義和樂趣,發心出家,最重要的是心甘情願。
提到人生若要幸福美滿,大師認為沒有比出家更好,但出家要有出家的性格,願意全心奉獻給佛教,色身交予常住,性命賦予龍天,才能把出家路走好。在佛門要有孤獨的性格,但要融入大眾,活在眾中,給人接受,這是成功最重要的課題。大師進一步表示,今年九十歲的他,能在佛門裡過著幸福美滿生活的原因,就是「我在眾中」。
對於出家生活,大師說,莫因一句話就無法忍耐,要能八風吹不動,透過增長智慧、忍耐、道德和慈悲,活出自己的人生。
此次出家的僧青年中,除了台灣籍的佛光青年,還有巴西、南非、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等國家地區的青年加入弘法行列。
知成同學因忙碌的職場生涯,感到身心疲憊,找不到心的方向。今年入佛學院就讀,體會在佛門的法喜,同時因爺爺往生,對生死有了更多深刻的體會,發心出家。
知冠同學自小就隨父母親近滿地可佛光山,加入佛光青年團,今年進佛學院就讀,發願出家弘揚人間佛教,父母趕往佛光山觀禮,聆聽大師開示後,以女兒能在佛光山出家為榮。
知竺同學是屏東講堂的佛光青年,在法師的鼓勵和支持下,與其他青年承擔各項活動,也因此發願承擔弘法度眾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