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劉氏宗祠 獲UN文遺保護獎

 |2016.10.06
1406觀看次
字級
貴州省榕江縣烏公侗寨,寨內乾欄式木樓鱗次櫛比,寨前小河潺潺。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貴州省天柱縣三門塘村的劉氏宗祠保護與修復項目,日前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貴州天柱縣劉氏宗祠以苗族和侗族為主,這兩大少數民族占天柱縣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而在清水江畔的三門塘村是當地最古老的侗族村寨之一。

建於一八七五年的劉氏宗祠,裝飾風格中西合璧,外部柱飾和窗飾造型均為西式。大門上方雕有一只老鷹展翅欲飛,兩邊高聳的牆柱上,對稱地排列著四十四個神祕的拉丁字母,彩塑時鐘將時間定格在上午九時零二分。

宗祠內部則為晚清時期中式建築,精美的灰塑、石雕、木雕和繪畫,表現山水、人物、鳥獸、蟲蝶、花草等,裝飾藝術巧妙。這座古老建築也見證明清時期當地木材交易之興盛,並與侗族傳統習俗有著密切聯繫。

然而,隨著時光流逝、風雨侵蝕,劉氏宗祠日漸殘損破敗。上世紀五○年代後,宗祠因疏於管理和修葺,使其遭到進一步破壞。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發展,愈來愈多的遊客也給這座古老建築帶來了困擾。

二○一三年十一月,世界銀行給予貸款,劉氏宗祠才開始修繕維護。團隊首先開展了建築病害現狀勘察,探明造成建築物病害的原因,選擇適宜的修復材料和工藝,並徵詢劉氏家族成員及三門塘村村民的意見,讓他們參與修復規畫、設計和施工。

經過一年多修復,劉氏宗祠恢復昔日的輝煌,現在不僅吸引大量遊客慕名前來觀光,也是三門塘村村民們舉辦傳統民俗和節慶的重要場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委員會主席兼曼谷辦事處文化部主任楊碧幸指出:「這座重要的古建築重獲新生,讓侗族村民能夠繼續使用,並吸引外來遊客,為保護貴州豐富多采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作出了貢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