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眾皆投鉢種福田。
圖/人間社記者陳炳宇
【人間社記者江怡慧、黃秀蘭台中報導】「走出佛教興隆的道路!」二○一六佛光山百萬人興學海線行腳托鉢,二日一早在響徹街里的鑼鼓及號角聲中,從清水壽天宮啟程,由海線佛光人、中區佛光青年擔綱鼓隊和旗隊,引領近百位佛光山叢林學院行腳僧,行經清水、大甲、沙鹿、龍井、梧棲等地,沿途信眾設立香案,攜家帶眷投鉢種福田,僧信齊心為教育盡心力。
「行腳就是一場說法!」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於啟程儀式中,感謝全體海線佛光人二十三年來,不間斷地為教育興學盡心盡力,勉勵大眾要以求法、說法的恭敬心參與行腳,共同成就。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祕書長陳嘉隆表示,佛光山在海線的行腳在當地儼然成為一種文化,考量當地深厚的媽祖信仰,在行腳隊伍中增加了佛祖轎、號角隊、鈸隊和鼓隊,工作人員均是由佛光人自主訓練養成,以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洪名為基礎節奏,讓行進間也有佛法滋潤。他期許佛光二代能承襲這分文化,將在地的草根性發揚光大。
「人人受五戒,創造新世界!」中區佛光青年帶著手繪的「五戒寶貝」,結合時下流行手機遊戲寶可夢,邀請民眾用印有五戒字樣的寶貝球,收服五戒寶貝,象徵發心遵守五戒,為社會善美盡心力。
梧棲區長戴燕如說,很感謝行腳僧來到梧棲區遶境,並作總回向。佛光山以托鉢興學方式建大學、培育人才,非常殊勝,更讓民眾有因緣種福田、與佛接心,學習佛陀的智慧與慈悲。
佛光會沙鹿分會督導陳淑滿帶著全家老小,布施種福田,祈求佛祖加持護佑,並讓第二、三代從小薰習正信佛法、增福慧,是很好的信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