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首度由10位難民組隊參賽,在開幕時排在倒數第二位、在地主巴西代表團之前出場,每個人都高掛微笑,揮著奧會的五環旗(見下圖/法新社);儘管他們不代表任何國家,也沒有國歌、國旗,但這一刻他們抬起胸膛走上奧運殿堂,無疑成為全場最閃耀之星,沒有傷痛與流離。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里約奧運首度由10位難民組隊參賽,在開幕時排在倒數第二位、在地主巴西代表團之前出場,每個人都高掛微笑,揮著奧會的五環旗(見下圖/法新社);儘管他們不代表任何國家,也沒有國歌、國旗,但這一刻他們抬起胸膛走上奧運殿堂,無疑成為全場最閃耀之星,沒有傷痛與流離。
18歲的游泳女將瑪迪妮(Yusra Mardini)的開朗微笑背後,誰能想到她曾因為敘利亞內戰,被迫離開家園?現在她成為奧運史上首支難民隊的成員,期許更多人關注難民問題。
瑪迪妮說,「我希望外界可以把難民視為正常人,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想成為難民,但是現實環境迫使我們成為難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遺忘自己的夢想;但現在我有機會站上夢想中的奧運舞台,希望能影響更多人實現夢想。」
今年里約奧運首度有難民隊參賽,他們不代表任何國家,只為了讓更多人重視難民問題,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帶給眾人希望。
出生於南蘇丹的田徑選手曲恩吉克(James Yang Chiengjiek),小時候因為父親死於戰場,差點被抓去當童兵;現在他披上難民隊戰袍,出征奧運。他說,「我想用我的經歷讓大家知道,不是所有的難民都有罪,他們應該被更多人關懷、了解與尊重。」
過去曲恩吉克從來沒有一雙完整的布鞋,現在卻能站上奧運舞台,只為了告訴難民,「只要堅持夢想,即使沒有布鞋,也能跑進奧運。」
其實曲恩吉克曾經獲得一些鞋子,但總因不合腳而磨破腳;雖然他什麼都沒有,仍樂於分享不合腳的鞋。現在他站出來呼籲眾人,「如果你有兩雙鞋,希望你能把其中一雙分給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