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苗栗民宅前天遭雷擊引發火警,目擊者稱先聽到雷聲巨響,意外隨後發生;氣象局也發布近期雲林以南得注意暴雨、雷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長高偉峰說,一旦聽見雷聲,最好等最後一聲雷後三十分鐘再出門,否則被擊中的機率比中樂透頭獎還高,台灣每年會發生兩到三起被雷擊的案例,呼籲民眾別輕忽。
高偉峰說,根據研究,愈接近赤道的地區愈常發生雷擊事件,伴隨著全球暖化,台灣可能出現如赤道地區般的雷擊機率;據統計,雷擊出現的月分約是五到九月,且以午後雷陣雨伴隨出現雷擊事件最多;美國有過統計,因雷擊死亡的人數比颶風引起的死亡人數還多,平均一年有四十多人遭雷擊死亡。
高偉峰表示,每一個人一輩子有萬分之一的機會被雷擊中,機率比中樂透頭獎還高許多;被雷擊最危險的地點為高山稜線(制高點)、電塔、獨立樹木、空曠處;打雷至少要過三十分鐘後再出門,即可以預防遭雷擊。
高偉峰說,一般而言,在建築物、車子、騎樓、洞穴內較不會被雷擊;若是身旁沒有遮蔽物,建議找不導電物品(如矽膠墊)放在腳下阻絕電流,蹲低身體,雙手抱頭。若是不幸被雷擊中,身旁的人應立刻協助做心肺復甦術(C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