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健保署長李伯璋昨日宣布,即日起健保卡全面解卡,現行約四萬二千名健保卡遭到鎖卡的民眾,已全部解卡,「健保欠費」與「就醫權」脫鉤處理,利用健保就醫,不再受到欠費影響。
然而,欠費追償並未免除,會強化催收機制,為避免有人刻意耍賴不繳,健保署將加強力道,每月比對健保資料庫,只要發現有工作或補充保費收入就扣錢追繳,務求解卡措施不影響健保財務。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基於實踐「全面保障國人就醫權的最後一哩路」,才決定宣布健保全面解卡,同時加強欠費追償。健保署對於健保欠費有法定的追償機制,即日起健保全面解卡,即使欠費遭催收,也能至醫院看病,享受健保資源,這讓健保邁向全新里程碑,未來民眾不再「因病而貧」。
李伯璋說,健保欠費鎖卡人數由九十六年的六十九點三萬人,降至一○五年四月約四點二萬人,健保收繳率維持在百分之九十八點八以上水準,僅有極少數人為「非弱勢」欠費者。目前每年保費收入超過五千七百億元,全面解卡並不會影響健保財務。
健保署承保組科長吳昕指出,近五年來,欠費總金額約二十億元,平均每年約四億元。以往欠繳健保費達兩個月,健保署就會寄發催繳單給欠費人,若還是沒繳、累積達五個月欠費,除了「鎖卡」,讓欠費者必須自墊醫療費,還會移送行政執行署、由該署強制執行扣費程序,若有任何經所得稅可追蹤到的收入,包括薪資、存款利息、股利等,都會逕行扣費。
3機制 加強催收
吳昕強調,未來健保署會加強與行政執行署聯繫,每月盯催繳進度,務必讓有錢繳保費卻不繳者無所遁形。
至於無力繳納健保費者,欠費經催繳及移送行政執行查無薪資、股票或存款可供抵償時,健保署也會依法拿到債權憑證,將在執行期間十年內,每年定期進行財產交查,對查有所得或財產者,再次移送行政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