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運動前後怎麼吃,才能夠「增肌減脂」?現代人瘋健身練肌肉,卻不知道「吃」幫助很大,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吳映蓉表示,想靠吃提升運動效能,正確觀念應該是「運動前後都要吃」。
台北醫學大學「運動營養特論」課已開課超過十年,連營養師、醫師、廚師都來進修,堂堂爆滿。吳映蓉表示,現在許多人都想健身練肌肉,就必須「運動前後都要吃」。她指出,運動時,肌肉會運用肌肉所儲存的肝醣作為能量來源,若不事先補充肝醣,反而會消耗肌肉,肌肉「不增反減」。
運動前要吃什麼?她建議,以優質的碳水化合物為主,如馬鈴薯、地瓜、玉米等。她提醒,不要剛起床就空腹運動,不僅會導致低血糖,身體還會分解肌肉來產生能量。
「運動完更要吃!」吳映蓉說,運動後補充的營養會運至肌肉補充肝醣再生,應在運動後二十分鐘至一小時內進食,食物則以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為三比一或四比一的比例進食,才能「補」到肌肉。
運動後是一天中最適合吃複合性澱粉,如地瓜、麵包、穀類、馬鈴薯等食物,減重只吃蛋白質、不吃碳水化合物,長期下來身體機能失調,復胖機率反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