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專心做好分工,充分發揮合作的精神,一天要包出三千個便當。
圖/人間社記者高惠萍
【人間社記者高惠萍大樹報導】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會期間,遊客如織,每天來山服務的工作人員與義工多達二千人,「便當」成為快速用餐的首選,因此可口的「便當」便成為工作人員心中每日的小確幸。
從三好樓拾階而下,戶外一群阿嬤正三五成群,專心低頭切著高麗菜、茄子、油豆腐與胡蘿蔔,來自高雄小港講堂的余秀娥,腳上穿著白色橡膠鞋,有條有理地分配各項食材的處理方式,她說連續十年的春節回來做便當,已經駕輕就熟。
這群小港講堂的阿嬤從初一開始,每天早上六時多來洗菜、切菜,善後結束工作時天色已漸暗,大家努力做出美味的幸福便當,任務完成才會開心回家。
另外一群包便當部隊,多了佛光童子軍的身影,兩條長長的生產線從添飯、裝菜、上蓋、密合、加上筷子紙巾、打包,每個人專心做好分工,充分發揮合作的精神,一天包出二千個午餐和一千個晚餐便當。
每年春節都回佛光山服務的李雪麗,將每日的便當拍照起來,與家人朋友分享。她說,義工便當餐餐菜色有變化,原味又健康,不需自己張羅,就有飯菜吃,多幸福啊!
一個簡單的便當,從統計人數到裝箱送出,精確有效率的工作流程,在用餐時間前送給辛苦的工作人員,是每日熟悉的幸福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