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選戰進入最後黃金四十八小時,十六日除了選出總統副總統,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採單一選區兩票制,選民一張選票選區域(或原住民)立委,另外一張選票選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委,就是「政黨票」。
其中,政黨票可決定的立委席次為:立委應選名額一一三人,包括區域立委七十三人、原住民立委六人及不分區立委三十四人;政黨票得票率超過百分之五的政黨,才可參與分配這三十四席不分區立委。
本屆立委選舉共有十八個政黨提出不分區名單,根據抽籤號次依序為:民主進步黨、親民黨、自由台灣黨、和平鴿聯盟黨、軍公教聯盟黨、民國黨、信心希望聯盟、中華統一促進黨、中國國民黨、台灣團結聯盟、時代力量、大愛憲改聯盟、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台灣獨立黨、無黨團結聯盟、新黨、健保免費連線、樹黨。
由於共有十八個政黨角逐,這次政黨票長達七十三公分,為有史以來最長政黨票選票。
除了攸關不分區立委席次,政黨票得票率高低,還有補助金、日後候選人提名等許多決定性的意義,這也是各政黨卯足全力拚搏的重要因素。
得票率百分之一:根據政治獻金法,政黨在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委選舉得票率達百分之一,捐款給該政黨的個人與營利事業,申報所得稅時可抵減。
得票率百分之二: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於最近三次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曾達百分之二以上政黨,可提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名單;換句話說,下屆立委選舉可直接提不分區名單,不必在區域及原住民立委推薦十名以上候選人。
得票率百分之三點五:選罷法規定,國家應每年對政黨撥給競選費用補助金,撥款標準以最近一次立委選舉為依據。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委選舉政黨得票率達百分之三點五以上者,應補貼政黨競選費用,每年每票補貼五十元,領到該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為止,就是可領四年。
得票率百分之五:可以參與分配三十四席立委,下次總統、副總統選舉時,還可推出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