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十二日在頭版報導,美國間諜衛星監測北韓宣稱試爆氫彈成功之際,美國去年已在內華達州沙漠首度試爆精準打擊目標的小型原子彈B61,專門針對北韓深藏於地底的核武設施,而且能根據目標調整當量規模,將附帶損害降到最低。
紐時指出,北韓宣稱試爆氫彈反映出擴大打擊面的思維,美方則反其道而行,採用小型核武讓打擊面更為精準。
小型核彈似乎牴觸歐巴馬政府一直鼓吹的無核世界,但支持者強調小型核彈是現有核彈的改良版,而非另外製造,所以不違背不生產新核武的承諾。
退伍的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卡特萊特是歐巴馬核武戰略的重要智囊,他認為精準打擊可以讓美國不必擁有這麼多核武。
包括多位歐巴馬政府前任官員的批評者則說,精準打擊和較小的當量可能使得率先動用核武的風險升高,而非做為報復之用。
B61是美國核武現代化中五種新彈頭之一,整個計畫未來三十年將耗資一兆美元,包括彈頭、發射系統和運送的戰機與轟炸機也都跟著變小。
美國研發小型核彈的消息傳出後,新一波的軍備競賽蓄勢待發。俄國批評B61是「公開挑釁」後,十二日宣布今年將在與烏克蘭接壤的西部部署三個師的兵力,配備五個核子飛彈團。北韓試爆氫彈的主要理由,也是來自美國的核武威脅有增無減。
美國防部前助理部長韋伯批評,光是一千枚核武巡弋飛彈的現代化就要花費三百億美元,不僅國庫難以負荷,也和禁止核武和降低核戰風險的大方向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