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昨天拋出住宅政見,提出整合擴大住宅租金補貼政策,擴大對弱勢並開辦青年的租金補貼,政府也應讓高房價地區釋出閒置空屋,同時多元興辦社會住宅,預估四年達到二十萬戶住宅的目標,公民住宅是未來中長期的推動目標。
朱立倫批評民進黨的社會住宅方案,最大挑戰是錢與地的問題,且忽略青年需求,在租屋的條件中,應特別重視青年居住。他說,與民進黨最大不同的是,國民黨的社會住宅與居住政策務實且立刻可行。
第1步 住者有其居
朱立倫昨天舉行「保障居住權,人人安心居」政策談話會,他表示,台灣平均八成七的民眾有自住宅,為讓人人安心居,第一步是希望「住者有其居」,第二步才是達到「住者有其屋」。
朱立倫提出,社會住宅是手段絕非目的,並非蓋愈多愈好,因為台灣有八十萬空屋,光是大台北地區就有二十九萬空屋,問題是如何讓閒置空屋變成租屋,讓其中部分轉換成為社會住宅,雖然所有權還是屬於民間,但讓他們願意加入社會住宅的行列。
至於如何實踐,朱立倫表示,首先是擴大租屋補貼。以新北市為例,每年有一萬多戶租屋補貼,應擴大範圍讓青年包括在內,並整合各部會的弱勢、原住民、身心障礙等對象;補貼對象從全台的七萬六千戶,加上針對青年的二萬四千戶,立刻就有十萬戶可補貼租金。
經費 1年平均40億
朱立倫進一步說,其次是導引十萬戶的閒置空屋釋出,變成出租市場或社會住宅,對於願意出租給弱勢和青年者,給予租稅減免的鼓勵優惠,相信房東會願意釋出,就可以有六萬多至七萬戶透過此方式變成社會住宅。
此外,他說,雙北跟其他都市也在興建社會住宅,四年內預估可達三萬四千戶,加上六萬多戶鼓勵釋出宅,與二十萬戶中的十萬現有擴大租金補貼,屆時投入出租市場或社會住宅者將可達到二十萬戶,總經費一年平均四十億元,這是政府財政絕對可以得到的效果。
朱立倫強調,社會住宅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建全房市,把游資導引到正確的投資方向,不要在房地產市場炒作,政府也漸漸退出房地產市場的干預,讓其回歸市場機制,在穩健的市場機制下,就能讓很多人買得起房子。
新北經驗 綠批很慘
對於朱立倫提出的住宅政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政策辦公室執行長張景森表示,朱立倫多元興辦社會住宅的方案,是抄襲民進黨的政策,且檢視朱立倫的新北市經驗,二○一○年曾宣示打造十八萬四千戶青年住宅和出租國宅,但到二○一四年僅蓋了十一戶永和青年宅,其住宅政策規畫和執行能力,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