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東京電】日本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被譽為藝文界的諾貝爾獎,八日宣布德國喬治‧巴塞里茨、美國布魯斯‧紐曼、巴西奧斯卡‧尼邁耶爾、波蘭潘德列斯基、伊朗阿巴斯贏得今年大獎。
這項大獎六月八日在柏林宣布,十月二十一日在東京明治神宮頒發,依照往例,天皇都將親自出席授獎。
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巴塞里茨,一九六○年就以原始笨拙的線條,展現自由繪畫與表現性的風格,他所描繪的人物隔絕而疏離,被視為德國新表現主義的健將。
美國的布魯斯‧紐曼雖然獲得雕刻部門獎項,實際上他的創作跨越複合媒材,他與六○年代同期的美國藝術家同樣曾受到經驗主義與極簡主義音樂、舞蹈與戲劇的影響。
此後紐曼不斷實驗跨領域媒材創作,去年底到今年初,他才在德國柏林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生平首次個展,就以「經驗的劇場」為主題,強調「雕塑」在劇場中不斷被運用,觀眾也相對成為參與者或表演者。
巴西建築師尼邁耶爾也曾是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立茲克建築獎」的一九八八年得主,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巴西新都「巴西里亞」以及他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柯比意合作的巴西教育與衛生部大樓,也正因此,他被視為奉行現代主義國際式樣教條的英雄建築師。
波蘭作曲家潘德列斯基最膾炙人口莫過於一九六一年表發表的「廣島受難者的輓歌」,他將孩時眼見納粹佔領波蘭時代所感融入哀悼原爆受難者的傷慟,牽引聽者情緒,而這件作品至今仍被視為音高連續觀念與微分作曲的作表作。
伊朗電影導演阿巴斯則已佔有大師地位,被視為伊朗電影復興的重要推動者,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長流」、「橄欖樹下的情人」,被稱為阿巴斯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