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低迷,國發會公布景氣燈號,一口氣從黃藍燈,轉為藍燈,民間消費力的緊縮讓人擔憂,許多靠著拾荒度日的民眾,為了求取更多溫飽,得日夜奔忙在大街小巷來回穿梭。圖/杜建重
【本報台北訊】國發會昨天公布四月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比上月一口氣減少六分至十六分,是一年多來的新低指數;景氣對策信號也亮出兩年多來首見的「低迷」藍燈,領先指標、同時指標均持續下跌,且跌幅逐漸擴大。
近幾個月景氣燈號表現直直落,三月從綠燈轉為黃藍燈,本月更驟降六分轉為藍燈,是金融海嘯後、二○○八年十月以來最大跌幅,也是從二○一二年九月以來首度在亮藍燈。九項指標中,只有股價指數維持綠燈,海關出口值、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商業營業額全亮藍燈。
此外,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九十七點七四,較三月下跌百分之零點五八,已連續十二個月下跌,且跌幅正逐漸擴大;相比去年同期的一百點九一,累計跌幅為百分之三點一七。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指出,主要是因為第一季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加上行動裝置需求趨緩,影響台灣生產及出口力道,整體出口、電子產品表現都不盡理想。
經濟部之前公布,四月工業生產指數較三月減少百分之四點八,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十一點七,吳明蕙認為,出口下滑對廠商獲利影響,因此對景氣轉趨保守;市場信心調查也顯示,目前廠商對景氣看法已較前幾個月保守,國內景氣呈現轉弱跡象。
吳明蕙說,今年至今,光是因石油影響的相關出口值,跌幅就達五點七個百分點,相關如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銷售、營業氣候測驗點都明顯下滑,景氣「確實有轉弱的狀況」、「有點不安」。
但吳明蕙仍保持樂觀,強調目前綜合分數在藍、黃藍燈交界,變回黃藍燈的機會大,且只是單月景氣,而非持續性,目前對台灣未來經濟展望仍是「繼續審慎」。
展望未來,吳明蕙認為,全球經濟下半年將逐漸回升,加上國際油價跌勢漸止,採購觀望潮可望減少,對出口會有正面效應;內需方面,智慧晶片應用領域擴大,可帶動相關產業投資力道,民間消費在就業情勢改善激勵下,消費信心可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