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昨天辦校園徵才博覽會,許多學生在雨中找未來出路。圖/鄭清元
【本報台北訊】進入畢業季,各大學陸續辦企業徵才博覽會,,雖然廠商釋出上千個職缺,但走遍校園,卻不見人文、社會科學院相關工作,文組學生大嘆「看得到吃不到」。
政大有九個學院,人文相關系所占了三分之二,但今年徵才博覽會共九十三家企業,包含銀行、保險、電腦資訊、會計師事務所等產業,釋出超過六千多個職缺,以商管、壽險、會計事務所為大宗,包含出版等相關工作卻寥寥可數。
這種狀況不只發生在政大,就連日前舉辦全台規模最大的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也是如此,二百五十九家企業釋出二萬多個職缺,但超過四成二都是科技業、商管占一成四、製造業有一成六,其他「多元產業」如大潤發、摩斯漢堡、妝品業、中油等,也占百分之二十五,幾乎沒有直接對應文、史、政等科系職缺。
「不少文組類企業都是中小企業,職缺通常較少,因此多數是透過登報、人力銀行或是親師推薦等較傳統方式找人。」天下雜誌人資部經理林家瑜指出,人文工作需要的是「個體化」強的人才,至少具備一種專精的外語、曾有過社團領導經驗、有獨到的觀察和見解,就會是很有競爭力的新鮮人。
台大職涯發展中心輔導員連建宏表示,學校也發現文組學生就業不容易,因此今年三月加開二班「財務會計」、「行銷實務」課程,一百六十個名額就被搶光,多是文史政學生,或沒有商科背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