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國內首次捐血率創下十年新低,尤其是年輕族群捐血率持續下探,顯示「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助人精神,在年輕人的觀念裡似乎不再管用。
國內捐血以二十一歲到三十歲成人為主要族群,但這群年輕人每年捐血人次十年來已減少十萬人次;如果把年齡層再往下統計,十七歲到二十歲大學生,十年前還有三十四萬人次,現在卻只剩下二十萬,跌幅超過四成。
年輕族群捐血人次降低直接反映在首次捐血率,二○○四年捐血人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第一次挽袖捐血,到二○一三年只剩百分之十四,也連帶影響國民捐血率百分之七點五四,創下五年新低。
年輕人不再捐血,反倒是長者捐血意願踴躍。根據統計,五十一歲到六十五歲長者每年捐血二點一一次,遠高於三十歲以下民眾的一點五次,這群長者的捐血人次十年來成長反而增加兩成,是各年齡層中成長最快速的族群。
對於年輕人捐血率降低,台北捐血中心企畫課課長角志宏推測,可能與近年網路3C產品大行其道有關,尤其國內多數民眾習慣在巡迴車捐血,而不是定點居捐血站;他說,現在可能比較多年輕人宅在家裡,沒有出門自然也減少捐血機會。但也有醫師認為年輕人捐血人次變少,是受到近年少子化的影響。
目前全台各血型血液庫存量都不足七天,其中以AB型庫存只有三天最少,血小板平均庫存也只剩下二天。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羅仕錡表示,有部分研究發現捐血可以促進代謝,無論如何捐血都是救人無償的行為,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