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12月30日公布226戶涉及公安違建戶名單,限期3月20日前改善,北市府今天上午公布「226服務專案」,提供租住戶短期住宅安置、經濟補助,若與房東有租約糾紛,可向法務局尋求法律咨詢服務。
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指出,完成141戶、231人訪視作業,其中有35人反映經濟困難、14人表達需要租屋資訊,4人與房東有租約問題,其中有3至5人是中低收入戶。
許立民指出,為了讓違建租住戶下一家更安全,社會局與都發局合作,提供中繼國宅安置住戶,包括40戶基河3期國宅與12戶永平國宅,共52戶,分別為3房式的家庭住宅,每月租金1萬800至1萬3200元,個人自住式,每月3400至5200元。申請條件為低收入戶,或家中有老人身心障礙者及罹患嚴重傷病致失能等弱勢民眾優先入住,租期為6個月,做為緩衝期。
無法住中繼住宅的住戶,都發局提供租屋資訊,協助住戶透過仲介租屋,補貼仲介費用,最多為租金0.5倍不超過9000元,補貼一次為限。
至於拆除標準,北市建管處長高文婷表示,民國93年前的違建,要不變更面積,將原使用房間隔成2間,就可免拆,只拍照建檔,但94年以後的違建,就要全部拆光,經訪查,226戶違建大多屬93年前的違建。
高文婷表示,下周一開始,將通知違建所有權人在3月20日前改善完成,1月15日至3月10日將協助改善,若符合規定會拍照存檔,若未改善,將於3月23日起開始拆除,預計6月30日以前完成。拆除的施工費用,屋主須支付給市府。
若違建戶抗拒,法務局長楊芳玲指出,拆除時將請員警到場,請鎖匠開鎖,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