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藝術創作新秀朱家慶(左起)、張宇彤、劉又瑄、陳昭廷的團隊,以「聯誼.從天上到人間」榮獲動態影像類正選。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徐芷齊、妙華大樹報導】為鼓勵新一代青年投入佛教藝術創作,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佛光緣美術館總部,舉辦首屆佛教藝術創作獎「二○一四新秀資助計畫」,十三組創作者在九十八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日前進入決審。
主辦方禮請台灣藝大雕塑系主任陳銘、高師大美術系主任陳明輝、台南應用科大商品設計系主任林成發、雲科大創意生活設計系主任鍾松晉、嶺東科大數位媒體設計所主任蔣世寶、石榴動畫執行長丁裕峯、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等,擔任決審委員,資助計畫之創作類型分為三類:立體創作、文創商品、動態影像,新秀卯足全力提出企劃。
參選者以簡報方式提出創作理念及創意發想,讓尚未完成的企劃,得以獲得審查委員的青睞。七位審委在各組簡報過後提問,並給予專業建議。
文創商品類中,「小沙彌的日常—餐桌公仔」,以牙籤盒搭配上砍柴的小沙彌,讓使用者飲水思源;「小黑鳥的祕密旅行」畫風細緻;「善生活佛教桌遊設計」以年輕人的桌上遊戲為訴求,製作精細的蓮花地圖特別吸睛。
立體創作類媒材多元,高手雲集,從各創作者作品集中,不難看出作者對媒材純熟的操控力,如琉璃創作「光之生」、複合媒材創作「妙空之境」、青銅、石材、不鏽鋼創作「悄悄話」等,競爭相當激烈。
動態影像類作品「十牛圖」將佛教典故,結合2D、3D動畫題材;「聯誼.從天上到人間」計畫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二○一四年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為大綱,展開紀錄片拍攝,二隊均相當有想法。
如常法師表示,佛光山以教育為本,培養佛教人才責無旁貸,為鼓勵大專青年投入佛教藝術創作,首度舉辦佛教藝術創作獎,期望達到藝術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為佛教留下新秀藝術家創意無限的佛教藝術作品。
明年一月頒獎
決審第二階段入選的十組作品,通過審查後,鄭珮芬的「妙空之境」與賴冠仲的「悄悄話」,兩組榮獲立體創作類正選。梁鈺的「小沙彌的日常—餐桌公仔」、鄭瑜嫻的「善生活佛教桌遊設計」,兩組榮獲文創商品類正選。劉芳君、吳建寧、鍾薏玟、陳姿穎、張嘉容團隊的「十牛圖」,以及朱家慶、張宇彤、劉又瑄、陳昭廷團隊的「聯誼.從天上到人間」,兩組榮獲動態影像類正選。
第一屆佛教藝術創作獎「二○一四新秀資助計畫」,將在二○一五年一月二十九日在佛光山舉行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