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比救病重要,急診室不能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右二)以此語向急診醫師致敬。左二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慈容法師。
圖/人間社記者徐芷齊
【記者王靖淇、人間社記者彭高鳳大樹報導】台灣急診管理學會「一○三年度急診管理學會高峰論壇」,九日在佛陀紀念館佛光樓舉行,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五十位齊聚,探討急診部門的定位價值與經營藍圖,並參訪佛館薰習佛教文化藝術、 體驗禪修。
「救急比救病重要,人命在呼吸間,急診室不能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向優秀的醫師致敬,在急診室工作的醫療人員,承受多種壓力,常常需要與時間賽跑,大師感謝他們發心救度眾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佛教經典中有「五明」之說,其中「醫方明」指的就是醫治色身病苦,拯救眾生。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促進會執行長林宏榮向星雲大師請益,急診室的醫護人員職掌是救命,但並不是每個案例都能成功,該如何應對呢?星雲大師表示,以佛教來說,生命是圓形的,如一時辰一循環,每一次循環都有不同的希望;佛教說前世與今生,強調生命的永續經營觀,生命有如燃燒木材,點完一根、再接一根,生命是延續的,不要害怕色身衰頹。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以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形容急診室醫師的慈悲大愛,他們保持從醫的初發心,學習如何尊重與包容每位病人,適時給予關懷與心靈良藥。他以地主身分表示熱烈歡迎,期望忙碌的醫師來到佛館禪坐,透過調整身、心、呼吸節奏,少憂少惱,感受清涼自在。
台灣急診學會理事長陳日昌表示,在急診室工作非常忙碌,平日會抽空靜坐調整身心,正確自然的呼吸習慣,確實對健康有益;在禪堂透過法師引導學習毘盧七支坐法,發現身心靈漸漸沉澱,內在獲得不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