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燄火 吸人潮 國慶燄火昨晚在台中港施放,港邊風勢強勁,燄火仍然照常施放,今年施放許多水母形狀燄火,吸引大群民眾圍觀。圖/黃士航
【本報台北訊】馬英九總統昨天發表「以民主為傲,以台灣為榮」國慶演說,他以「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作為演說主軸,除了支持香港爭普選行動,並呼籲對岸,「此時此刻,正是中國大陸走向民主憲政最適當的時機」、讓香港「先民主起來」。
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范麗青昨天說,對香港政改,台灣方面「不應對此說三道四」,並希望台灣「尊重大陸十三億人民的選擇和追求」。她還說,兩岸雙方理應良性互動,相向而行,增進互信,「多做有利於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這也是馬總統日前指派前副總統蕭萬長任北京APEC特使、輿論解讀「馬習會」破局後,首次發表與對岸相關的談話。
馬總統表示,我國已成新興民主國家「民主鞏固」的重要典範;人民透過媒體、網路與集會遊行發聲,蓬勃而多元,「民主政治可以包容歧見,促進對話,化解紛爭,帶來社會穩定。就此而言,中華民國提供了最好的範例」。
台海不統不獨不武不變
馬總統表示,六年來台海兩岸從衝突到和解,從對抗到協商,「民主憲政也發揮了作用」,不論是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或者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都是依據憲法所制定的政策,尤其後者更是兩岸和平發展關鍵,也是我方不變的堅持。
馬總統說,大陸與香港的民主發展,取決於領導人面對改革的智慧與度量。三十年前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時,曾說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今天的香港何以不能比照辦理,「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
馬總統盼對岸能實現十七年前大陸對香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普選特首,五十年不變」承諾,「果真如此,這必將化危機為轉機,讓大陸與香港雙贏,同時台灣人民也必然樂觀其成,大大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
陸委會也強調,大陸當局及港府能傾聽民意,與香港人民共同以和平理性方式尋得共識,保障香港人民集會及言論自由等基本人權,讓香港民主進程順利推展。「這不僅可確保香港的長治久安,對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民主法治之路,均深具意義。」
同時馬總統指出,台灣經濟最重要出路,除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創新加值外,就是法規鬆綁、開放市場、締結各種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協定,及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這些「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解決方案,本來是可以理性討論的,卻一再遭受杯葛,寸步難行。
總統說,在國家生日的今天,他懇切呼籲所有在野人士,回歸民主憲政體制,依據制度,誠意協商,儘速審查朝野都主張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重要法案。
陸學者盼明確面對一中
上海台研所副所長倪永杰認為,馬總統國慶演說針對兩岸關係不出既往基調,但兩岸關係目前需要更多新的、積極的作為,一再維持基調,不能解決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出現的問題,比如大陸提出的「一中框架」,及反台獨議題,馬總統都應該要更明確的面對。
此外,倪永杰也說,在經歷太陽花學運占領立法院後,馬總統應該譴責香港「占中」,而非支持。
而上海國際研究院台港澳所長嚴安林說,兩岸關係仍有很多沒有完成的議題,比如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兩岸服務貿易等後續協議、兩岸相關法律的修訂等,台灣應更專注在兩岸關係相關議題。
陸委會前副主委、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長趙建民則表示,馬總統提原則「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應是對習近平日前提出「一國兩制」的回應。
而馬總統堅定支持香港民眾爭取行政長官普選行動,又說「此時此刻是中國大陸走向民主憲政最適當的時機」,是否影響兩岸關係?趙建民認為不會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