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挪威前總理史托騰柏格十月一日將接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祕書長。不到一年前,北約處於快速變遷的世界,還像個冷戰恐龍,而今重拾活力,煥然一新。
分析家說,因為烏克蘭危機,北約重新找到了存在的意義;但史托騰柏格將了解到,北約仍須面對許多長期挑戰。
分析家警告,單單聚焦俄羅斯「太過單純」,北約需要二十八個成員國資金承諾與政治上的持續保證。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謝佛說,國防預算持續下滑,導致「北約部隊被過度擴張,不但要在歐洲東部對俄羅斯執行震懾行動,還得對付北非與中東混亂升高的情況」。
謝佛告訴法新社,隨著美國轉向亞洲,華府會希望盟邦能有更多作為,「從東歐到中亞,從中東到北非」。
對即將卸任的北約祕書長拉斯穆森而言,俄羅斯干預蘇聯時代的加盟國烏克蘭,是「侵略」行動;這讓西方相當意外,也顯示莫斯科對於動武改變國際疆界「有所準備」,也有能力這樣做。
因此,北約無法不因應這種被拉斯穆森形容為「蘇聯垮台以來最嚴重」的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