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語錄 文/覺禹 |2014.09.21 語音朗讀 27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人間佛教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傳的教法,是一種積極奉獻人生的大乘佛教。對國家之繁榮進步,社會之穩定和睦,具有難以估量的推動和進步的作用。圖/莊美昭 (人間社)人間佛教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傳的教法,是一種積極奉獻人生的大乘佛教。對國家之繁榮進步,社會之穩定和睦,具有難以估量的推動和進步的作用。圖/莊美昭 (人間社)人間佛教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傳的教法,是一種積極奉獻人生的大乘佛教。對國家之繁榮進步,社會之穩定和睦,具有難以估量的推動和進步的作用。圖/莊美昭 (人間社) 文/覺禹 人間佛教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傳的教法,是一種積極奉獻人生的大乘佛教。對國家之繁榮進步,社會之穩定和睦,具有難以估量的推動和進步的作用。 大師於今年初,在北京談「中國夢與人間佛教」時,提出了以下的看法:所謂「人間佛教」,和過去的佛教稍有不同,現在的人間佛教,已經從山林走向社會,從寺廟走入家庭,從僧眾走到信眾,從談玄說妙走向實踐服務。 翻開歷史冊頁,佛教從未與政治對立,人間佛教更可以輔助政治,幫助國家穩定社會次序、改善社會風氣、淨化社會人心,以及建立正知正見的信仰,讓人民的身心獲得安頓。 大師弘法一甲子,對於人間佛教的開示、著述,總是解開了眾生對佛法、對生命的疑惑。其中,《人間佛教語錄》記錄了大師的法語與智慧,是人間佛教的根本思想。此書共分三冊: 在上冊「禪門淨土篇」中,大師提出禪淨的關係: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禪沒有時代的隔閡,只要有人生活在世間,禪就會一直被發現、被體悟。因為禪就是我們的生活,一種完全回歸宇宙自然的生活。 禪者沒有成見,當讚美的時候讚美,當批評的時候批評,這就是禪的藝術。像舍利弗被佛陀喝斥他受不淨食,舍利弗即刻將所食之物吐出,並慚愧自己的粗心大意,誠心感謝佛陀的教導;寒山大師被誤會挪用國庫公款整修寺院,而被放逐邊疆,寒山大師神色自若向師友告假,宛然要到遠方旅行。神秀大師本來已是五祖弘忍的首座,但半路出現六祖惠能,神秀禪師仍然歡喜承擔,尤其在北方指導禪法時,一樣讚嘆南方的惠能,如果他不是在禪修的過程中得到平等心,何能有這樣豁達的表現? 在中冊「生活應用篇」中:內容輯為十二類,把大師對生活、倫理、修持、教育、處世、經濟、世界、生命觀等現實生活的問題,提出詳盡的說明。學佛目的在於追求幸福與安樂,所以大師說,一個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駕馭自己的心,將佛法用諸於平常生活,這種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樂的。 生活要美滿幸福,社會國家要安和樂利,都必須植基於健全的家庭之上。 如何才能有一個健全的家庭呢?生活佛教化。就是說家庭生活要用佛法來淨化、美化。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方式,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正義道德;教育的成就是讓人明智達禮。因此,教育的基礎,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下冊「宗門思想篇」中:收集大師對人間佛教的理念。大師對人間佛教下的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只要對人類的利益、福祉有所增進,只要能饒益眾生、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的,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包含了「生活層面」和「精神層面」;人間佛教也包含了「入世思想」和「出世思想」;人間佛教更兼具「現代特色」與「傳統精神」。 大師一生以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啟動了無數的寧靜革命,為眾生帶來了幸福與安樂的契機,也為世界播下了和平的種子。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佛教徒一日修行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人間行者心】出家生命的意義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