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百歲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4.07.27 語音朗讀 94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張培明居士 圖/人間社黃美麗居士 圖/人間社陳淑華居士 圖/人間社賴義明居士 圖/人間社慈容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主題「人生三百歲」,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主持。 慈容法師提到,生命很可貴,要珍惜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例,今年八十八歲,從二十歲就開始弘法,沒有假日、分秒必爭,每天做五個人的工作、忙了六十年,即是「人生三百歲」的最佳寫照。 賴義明談到,選擇佛光山為信仰中心,覺得非常感恩歡喜,加入佛光會參加各項活動,生命更豐富、很有幸福感!學佛後,發願向星雲大師學習,朝「人生三百歲」的目標邁進。 賴義明分享,記得大師曾在開示中教導大家,遇到事情要學習接受,也要做個令人接受的人,讓自己受用無窮。 推動校園教育不餘遺力的陳淑華,從發願到佛光山擔任義工後,舉凡推廣學校教育、三好校園、雙園讀報教育與雲水書坊等利益眾生的工作,都全力以赴,展現亮麗成績。 陳淑華表示,佛光山以文化起家,深耕校園是教育的根本,良好的品德教育,可改變小朋友的行為與思想,對未來人格發展影響很大,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弘法行列。 從家庭走入社會的黃美麗,以承擔佛光會幹部、大家集體創作煮「臘八粥」結緣為例,說明透過佛光會的多元弘法,在給人因緣中,擴大自己的生命。黃美麗分享,學佛後讓自己更有力量,尤其在面對病痛時,因為有佛法,所以能從苦難中勇敢走出來。 「請幫助我成為一個生命的勇士,能夠思維清淨、經常奉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職業軍人退休的張培明,讀了星雲大師的《晨起祈願文》後,便將提升生命價值,訂為努力的方向。 談到學佛後的成長,張培明說,佛法在恭敬中求,學佛讓自己更懂得用供養心來尊重眾生、轉念結緣。此外,信佛要讓家庭更和諧,讓家人感受到我們學佛的好,力行「四給」,才能活出「人生三百歲」的寬度與廣度。 慈容法師除了以各種曲調,帶領大家唱星雲大師所寫《十修歌》之外,也勉勵與會大眾,生命的長短,在於自己如何去運用,承擔義工、多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生命的延長。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福慧心得 放下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5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羅李阿昭:子孫參與展現信仰傳承台北市.中山區 藝術城市人文風 酷街區新舊共融 普門寺慶佛誕 發願力行三好 【三好校園】臺北市敦化國小 用報紙教學 閱讀世界佛光人挽袖捐血 報佛恩普門寺同霑法益 學習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