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百歲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4.07.27 語音朗讀 95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張培明居士 圖/人間社黃美麗居士 圖/人間社陳淑華居士 圖/人間社賴義明居士 圖/人間社慈容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主題「人生三百歲」,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主持。 慈容法師提到,生命很可貴,要珍惜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例,今年八十八歲,從二十歲就開始弘法,沒有假日、分秒必爭,每天做五個人的工作、忙了六十年,即是「人生三百歲」的最佳寫照。 賴義明談到,選擇佛光山為信仰中心,覺得非常感恩歡喜,加入佛光會參加各項活動,生命更豐富、很有幸福感!學佛後,發願向星雲大師學習,朝「人生三百歲」的目標邁進。 賴義明分享,記得大師曾在開示中教導大家,遇到事情要學習接受,也要做個令人接受的人,讓自己受用無窮。 推動校園教育不餘遺力的陳淑華,從發願到佛光山擔任義工後,舉凡推廣學校教育、三好校園、雙園讀報教育與雲水書坊等利益眾生的工作,都全力以赴,展現亮麗成績。 陳淑華表示,佛光山以文化起家,深耕校園是教育的根本,良好的品德教育,可改變小朋友的行為與思想,對未來人格發展影響很大,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弘法行列。 從家庭走入社會的黃美麗,以承擔佛光會幹部、大家集體創作煮「臘八粥」結緣為例,說明透過佛光會的多元弘法,在給人因緣中,擴大自己的生命。黃美麗分享,學佛後讓自己更有力量,尤其在面對病痛時,因為有佛法,所以能從苦難中勇敢走出來。 「請幫助我成為一個生命的勇士,能夠思維清淨、經常奉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職業軍人退休的張培明,讀了星雲大師的《晨起祈願文》後,便將提升生命價值,訂為努力的方向。 談到學佛後的成長,張培明說,佛法在恭敬中求,學佛讓自己更懂得用供養心來尊重眾生、轉念結緣。此外,信佛要讓家庭更和諧,讓家人感受到我們學佛的好,力行「四給」,才能活出「人生三百歲」的寬度與廣度。 慈容法師除了以各種曲調,帶領大家唱星雲大師所寫《十修歌》之外,也勉勵與會大眾,生命的長短,在於自己如何去運用,承擔義工、多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生命的延長。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福慧心得 放下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菩薩心【人間行者心】受持戒法 身心最好的金鐘罩人間佛陀 眾生的明燈【紅塵禪煙】彼岸【人間行者心】佛青開啟蔬食新視野願心無盡 外公的修行路 作者其他文章羅李阿昭:子孫參與展現信仰傳承台北市.中山區 藝術城市人文風 酷街區新舊共融 普門寺慶佛誕 發願力行三好 【三好校園】臺北市敦化國小 用報紙教學 閱讀世界佛光人挽袖捐血 報佛恩普門寺同霑法益 學習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