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在哪裡? 夢想工作坊談分明

人間社記者陳文彥、簡祥佑、陳妍伊、劉畇昀高雄報導 |2014.07.14
149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陳文彥、簡祥佑、陳妍伊、劉畇昀高雄報導】國青年會議十二日開辦「夢想工作坊」,邀請佛光山寺代理住持慧峰法師、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人間福報》總編輯妙熙法師、中華青年總團執行長如彬法師,分組與白象幹部及青年暢談未來。

完善幹部制度

如彬法師帶領六十多名白象幹部與善財、妙慧講師及天馬幹部齊聚如來殿,針對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各級幹部的資格認定、晉升辦法及講師資格認證深入討論,期望協助幹部持續成長,成為團隊輔導者。

如彬法師表示,講師須具有宗門思想、設計教案、行政企畫等能力,他建議,擔任幹部二年後,才具考試資格,並規畫設立講師資料庫。天馬幹部唐鈺原回饋,制定制度的過程,希望有回饋檢討的機制,以保有大家商議的彈性與空間。

記錄每日夢境

「什麼是你的夢想?為什麼會這樣想?」慧峰法師向青年提問,指出人都有做夢的經驗,睡前的念頭,往往會在睡眠中運作,甚至起床後仍保留,夢境是自己創造的,知道自己身處夢境之中,可以想像、創造任何事情,但個人仍須清楚,這只是做夢。

慧峰法師教導青年如何幫助夢想茁壯,每天睡前寫下想要做什麼夢,醒來時記錄下來,這種功課能幫助青年認識自己,試著釐清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成就什麼樣的事業?也能體察生活的每個當下。每天睡前不停重複,念頭會在心識田中日益茁壯,夢想跟現實的差距會愈來愈近。

找到人生舞台

永光法師表示,在佛光山,諸多法師都是青年出身,他們都是舉足輕重的人才,年紀輕輕就接下重任,大師不只給青年希望,更給青年發揮的舞台。

永光法師談及大師創辦佛學院,讓在家眾能接近佛教,認識佛教,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到各地發芽。將「人生無常,把握當下;改變一念之間,轉念找回自我」的理念在佛學院發揚。

投身公益服務

妙熙法師兩年前帶領十餘位青年前往印度公益旅行,旅行的主要任務,除了提升印度人的衛生教育觀念,還幫助貧童建立「三好」思維與品格,期望透過教育,幫助他們未來脫離貧困的生活與階級。

妙熙法師表示,由於語言隔閡、風土文化差異,前往服務的義工,面對髒亂且物資貧乏的環境與飲食,水土不服,產生抱怨;但隨著服務過程中的省思,大家逐漸體認,勇敢大方地牽起貧童的手,為自己帶來成長改變的契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