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昨天公布數據顯示,消費稅提高果如預期,促使四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較去年同期大增百分之三點二,創一九九一年二月以來最大漲幅;但四月份工業生產下跌,凸顯日本經濟復甦脆弱。
日本核心通貨膨脹率不含波動的生鮮食品價格,但包括能源價格;日本總務省宣布的上月數據,為日本物價連續第十一個月上升,遠高於三月份的百分之一點三漲幅。日本央行先前估計,四月一日開始由百分之五調高至百分之八的消費稅,將使四月份CPI增加一點七個百分點,讓五月CPI增加兩個百分點;央行計畫明年前將通貨膨脹率拉高到百分之二,這個目標不包括消費稅因素。
日圓去年重挫百分之十八,導致進口物資變貴,也刺激物價上漲;另一方面,Sony等出口大廠則獲益良多,激勵日本股市大漲;日圓匯率今年來升值百分之三點五,因此匯率因素對物價推升作用減弱。
日本經濟產業省昨天另外公布,四月工業生產較一年前增加百分之四點一,但比三月增幅百分之七點四明顯下降,也不如分析師預期的成長百分之四點五;與前一個月相較,更由三月時的擴張百分之零點七轉為萎縮百分之二點五,比預期下滑百分之二。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已多次表示,如果經濟需要刺激,他準備採取更多寬鬆措施。
提高消費稅雖然拉高通膨,但對家戶支出、零售業銷售造成衝擊;經濟學家指出,日本經濟持續復甦需要強勁的內需,但薪資必須上漲。
日本四月失業率持平在百分之三點六,營建業、卡車運輸等行業缺人,造成薪資有限度上漲,然而就所有行業而言,整體薪資增幅跟不上加稅和通膨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