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文化部今天舉行第2場出版產業系列座談,談台灣出版產業的現在與未來,文化部公布國人年平均閱讀13.5本書,調查公司稱翻閱也算讀1本,令出席的出版業者一片譁然。
根據文化部今天發布的統計,國人101年平均閱讀13.5本書,在暢銷書名單中,有70%是國外的翻譯作品,台灣作家創作的暢銷書僅約30%。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過去新聞局時代,曾發表一項調查指出「國人年平均閱讀2本書」,但是文化部發現這項調查的基礎不足,不可採信,因此又再重新調查。
不過包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聯經出版社發行人林載爵等與會的出版業者,均質疑這項報告的數據,並強調「每年每人平均閱讀13.5本書,這個數字超越我們想像和了解」,他們也提出「是否把教科書排除?閱讀的是否為購買書籍?又或者是否為借閱書籍?」等疑問。
春水堂科技董事長、數位出版聯盟祕書長張榮貴指出,調查的數字依據需要更精準,以他做電子書的經驗,一星期有10幾萬本下載,閱讀數字卻不理想,「如以文化部提供的報告,國人年平均閱讀13.5本,1年則有2.4億本書的銷量,但顯然沒有到這麼多」。
負責調查的聯合行銷公司表示,這是因為調查認定「翻閱部分內容」也算是讀完一本書,令在座出版業者一片譁然,對調查的基準無法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