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手達人 感動,垂手可得

文.攝影/張簡于頌 |2014.02.15
2004觀看次
字級
 很多人問,我在相片中會放入什麼元素?我會不加思索回答「感動與故事」。感動是影像的爆發力,而故事是感動的延續。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就是「人」,因此我喜歡拍人,從身邊的家人、擦身而過的路人、不期而遇的種種人……記錄著重覆不停的喜怒哀樂。攝影/張簡于頌
 很多人問,我在相片中會放入什麼元素?我會不加思索回答「感動與故事」。感動是影像的爆發力,而故事是感動的延續。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就是「人」,因此我喜歡拍人,從身邊的家人、擦身而過的路人、不期而遇的種種人……記錄著重覆不停的喜怒哀樂。攝影/張簡
 很多人問,我在相片中會放入什麼元素?我會不加思索回答「感動與故事」。感動是影像的爆發力,而故事是感動的延續。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就是「人」,因此我喜歡拍人,從身邊的家人、擦身而過的路人、不期而遇的種種人……記錄著重覆不停的喜怒哀樂。攝影/張簡
 很多人問,我在相片中會放入什麼元素?我會不加思索回答「感動與故事」。感動是影像的爆發力,而故事是感動的延續。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就是「人」,因此我喜歡拍人,從身邊的家人、擦身而過的路人、不期而遇的種種人……記錄著重覆不停的喜怒哀樂。攝影/張簡于頌

 作者簡介 張簡于頌高雄鳳山人,三十多年前開始接觸攝影,現為高雄市高青攝影學會理事長。

 文.攝影/張簡于頌

 很多人問,我在相片中會放入什麼元素?我會不加思索回答「感動與故事」。感動是影像的爆發力,而故事是感動的延續。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就是「人」,因此我喜歡拍人,從身邊的家人、擦身而過的路人、不期而遇的種種人……記錄著重覆不停的喜怒哀樂。

 第一次把玩相機應推回到三十多年前,為了製作畢業冊,拍攝同學、老師與學生生活的點滴,而對攝影產生好奇與興趣,但當時僅是好玩而去「照相」,隨著年齡增長與情感的累積,開始去留意人與人、人與環境的互動、人的情緒轉折……這些喜怒哀樂牽動自己的思緒與啟發,尤其最近十年經常性的擔任佛教道場攝影義工,更讓我敏銳的察覺人的善良與美好。

 拍攝「人」最好的對象就是家人,因為熟悉與瞭解更容易產生共鳴。記得一回,父母親同座看電視,我走過身旁,察覺到逆光的剪影是如此的熟悉,趕快拿相機回到現場按下快門,記錄了離我很近很近的俺爹與俺娘。讓我有想記錄的動機,就是感動了,有感動就是一張佳作,藉由相機的光影紀錄,不同的明暗也是當下按快門的心情,看著《俺爹俺娘》,仍能清楚回憶著當下的內心觸動,這就是我與被拍攝者的互動。其實這些感動一直重複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就看有否細心去發掘。

 攝影是一種很奇妙的藝術,藉由影像來表達拍攝者或被拍攝者的意念。

 當在微光下透過觀景窗,看到廟會家將開臉,被繪的家將、開臉的師傅與我是安靜的,三者彼此卻用心對著話,非常奇妙的感覺,那是種宗教的昇華,彼此傳遞著神威。而當人們撐著雨傘往後退時,我會拿著相機往前衝;當大家高高舉起相機欲求遼闊時,我會彎腰屈膝留意不同角度的美。我發現這也是種修為與體驗,凡事又何須爭求第一?低調有低調的美啊!

 攝影對於美的補捉是剎那間的,但那分感動卻是恆久的。當拿起相機,我會告訴自己不要急,平靜浮動的心,與當下的環境融合在一起,心平氣和地睜開攝影眼,就會變得敏銳與多感,也會有著更深層的領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感動,從生活周邊開始,從家人做起,發自內心感受,您會發現「感動,垂手可得」。真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