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籍修女何華珍(右)及尚志純(左)奉獻台灣半世紀,歸國後仍心心念念,連夢的背景都是台灣。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比利時籍修女何華珍與尚志純把人生的半世紀都奉獻給台灣,回國後,仍心心念念,連做夢、祈禱,都會想念台灣!
尚志純一九六三年抵台,在台北從事牧靈工作,期間只回國五次,二○○九年離開至今,中文還是很流利,因為台灣的朋友經常出現在她夢裡,夢裡說的也是中文。提到台灣的一切,她邊搖頭邊說:「忘不了,真的忘不了!」
何華珍於一九六一年來到台灣,曾在醫院照顧早產兒,最後幾年服務失智老人;五十二年之中,僅回家六趟,她今年五月返回比利時。
修女生涯全心奉獻,極少有機會到其他地方走走,何華珍都在台灣北部服務,只有二次為了陪伴來訪的妹妹去過南部。
她表示,回到比利時至今,有時仍覺得生活不太習慣,比利時人的思維與台灣差異很大,她還經常以中文思考。
她們都說:「做夢的時候、白天的時候、祈禱的時候,都會想念台灣。」
她們年輕的時候,離開家鄉和親人,遠赴九千七百公里外的台灣,是一種割捨;在台灣奉獻半世紀後,與人、與地都有了牽絆,卻必須返回已經陌生的祖國,又經歷一次割捨。
目前,何華珍和尚志純住在距離布魯塞爾約二十分鐘火車車程的一間修院,這裡住著一百五十名修女,幾乎都在亞洲、非洲等地度過大半人生,晚年才回到修院。
何華珍想對台灣人說:「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尤其想告訴年輕人,對待老人不是送到安養院就好,要經常探望他們。
看盡台灣半世紀變遷的尚志純則表示,台灣經濟在短時間內發展得很好,她高興之餘也會想:「台灣人更愉快了嗎?」她最想祝福台灣人平安快樂,不是短暫的愉快,而是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