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林汝娟大樹報導】「我們已經見過大風大浪了!」新加坡佛光少年楊勝元及朱貫豪分享,他們發現總本山和新加坡佛光山道場不同,不僅服務對象變多,在一次次服務經驗中,讓自己從「心」改變,學會知福、惜福、行福。
新加坡每年在十一月中旬開始當地的「大放假」時,佛光少年團會在老師陪同下,一起來台灣佛光山當義工,專做「行堂」(在齋堂服務大眾用齋),今年共三十八位國中、小學子參與。
從八歲開始跟著阿嬤誦經拜佛的楊勝元,從小就在新加坡佛光山長大,他笑說:「回到本山,一點也不陌生!」朱貫豪靦腆地說,最大的收穫是學會「獨立生活」,在佛光山什麼事都要自己「動手做」,為了做到更好,他願意提早起床向法師、學長們學習經驗。
領隊老師陳培普表示,每年都看見孩子的成長,發現他們更細心、沉穩,並樂意成為兒童佛學班的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