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發起「做個志願者,一起來掃雪」活動,居民走上街頭除雪。 圖/新華社
吉林省連日降雪,一輛列車行駛在銀白世界裡。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東北大部分地區最近降下入冬第一場雪,緩解了持續多日的霧霾,然而暴雪讓當地生活大為不便,道路積雪結冰、高速公路封閉,吉林省也因大雪發生死亡車禍。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黑龍江和吉林省十六日開始出現暴雪,遼寧十八日也出現強降雪。
大陸中央氣象台十八、十九日接連針對黑龍江和吉林等地發布暴雪預警;哈爾濱中小學和幼稚園十八、十九日連續停課。強降雪導致黑龍江與吉林多條高速公路關閉,多個飛機航班延誤或取消。
黑龍江與吉林各城市,雖然清潔工人冒雪清路,但強降雪仍導致交通嚴重擁堵。吉林省因大雪發生多起交通事故,造成十多人死傷。
報導說,哈爾濱部分地區因車輛在雪地無法上坡,有人在路邊出價二十至五十人民幣收費推車,被市民批「趁雪打劫」。
此外,由於黑龍江與吉林兩地新鮮蔬菜主要來自華北地區,零售商警告,一旦庫存告罄、運輸因降雪受阻,可能致兩地菜價飆升。
降雪使今年入冬以來空氣汙染嚴重的東北地區P M2.5指數明顯降低,霧霾現象緩解。
首爾撞機韓媒:陸霾影響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專家分析,中國大陸日前持續多時的霧霾天氣增加了南韓霧氣的發生頻率。
LG電子所屬直升機十六日在霧氣中脫離正常航線撞上首爾三成洞I P a r k公寓。南韓媒體昨天報導,據推斷,中國大陸發生的霧霾已成影響首爾市中心直升機飛行的危險因素。
極端氣候陸年損近1兆元
中國大陸官方十八日在波蘭華沙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發布首部「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這項戰略規畫報告顯示,一九九○年代以來,大陸每年因極端天氣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平均超過二千億人民幣(近新台幣一兆元),死亡二千多人。
此戰略二○二○年前三大目標包括:適應能力顯著增強、重點任務全面落實、適應區域格局基本形成。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說,這是大陸第一部專門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規畫,對提高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能力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