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調查小組二十七日指出,受全球變暖化影響,本世紀氣溫將上升攝氏零點三至四點八度。圖為二○○八年南極一冰層變成碎冰情景。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UN)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二十七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提出三十一頁的報告草案指出,更加確定人類活動造成全球暖化,此可能性至少百分之九十五,而氣溫在過去十五年間上升速度減緩則歸因自然變化。IPCC更首度於會中同意,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即將接近上限,若再不減量,可能十年內就會超量。
草案稱,依目前速率,全球氣溫在本世紀末可能上升攝氏零點三到四點八度,遠超過地球和人類負荷能力的上限(增溫兩度)。全球海平面則可能於本世紀末上升二十六至八十二公分,威脅包括中國大陸上海、美國舊金山在內的沿海城市;海水也會逐漸酸化,威脅海洋生物生存環境。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昨天同步連線解讀這分報告,指出若人類不控制溫室氣體,本世紀末全球均溫恐上升攝氏四點八度,全球海平面到二一○○年將升高九十七公分,台達電表示,屆時台灣將有四分之一國土被淹沒,政府應提早因應。
由三十九國共兩百五十九位專家合撰的IPCC報告指出,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等活動「極為可能」是一九五○年代以來,地球暖化的最大禍源,可能性至少百分之九十五。此數據在二○○七年的前次會議報告中是百分之九十,上上次是二○○一年的百分之六十六。
IPCC未來一年內將發表三篇氣候變遷報告,這是第一篇。草案表示,地球溫室氣體漸增,造成海洋變暖、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熱浪、洪災、旱災等極端氣候將更頻繁出現。除非各國大幅減排溫室氣體,否則上述衝擊將會繼續惡化。此外,IPCC較不注重增溫在過去十五年間減緩,稱重要自然變化掩蓋了長期暖化趨勢。
另台達基金會昨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台灣民眾對於氣候暖化認知達百分之八十七點七,相對美國民眾的百分之五十,高出很多。
民調也指出,台灣民眾有近百分之九十表示「關心暖化或氣候變遷議題」;近五成民眾認為「他人也關心」;女性與年紀大者較關心暖化議題;官員和經理人也較關心暖化議題;最不關心暖化議題的是學生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