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覺明法師(前右一)於今年暑假,獲美國務院徵選為中華民國和佛教的唯一代表,前往美國擔任宗教多元主義的短期訪問學者,圖為來自全球的學者與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主任依超法師(前右四),攝於西來寺。圖/覺明法師提供
【記者妙熙綜合報導】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覺明法師於今年暑假,代表台灣前往美國參加「二○一三年美國學術與文化研究短期訪問學者(2013 Study of US Institute)」中的「美國宗教多元主義和公眾存在的研究」暨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與全球十六個國家學術精英在美國進行學術交流,成為十二屆以來多元宗教類,第一位獲美國國務院徵選為中華民國和佛教的唯一代表。這項訪問最後在華盛頓特區圓滿,由國務院辦公室負責官員Dr. Jose Marrio頒發研習證明一紙,以茲獎勵。
宗教時代議題成焦點
為期六周的交流期間,首階段在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進行一個月宗教研習,由宗教學研究所安排十五場美國多元宗教與公共性之學術講座。聘請各宗教的教授或宗教領袖,針對美國宗教的多元性、歷史、地理、政治、社會議題、法令等專題,與出席代表者,開放討論與交流。東西方宗教的時代議題成為學者關注的焦點。
覺明法師也在加州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發表一篇英文論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和貢獻(International Buddhist Sangha and Global Connection:as a Case Study of Master Hsing Yun)。此論文歷屆以來,首度以人間佛教為主題,他以圖文和多媒體方式進行二十分鐘簡報。在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摩門教和回教為主之多元主題的宗教學術會議,此乃一篇唯一漢傳佛教的論文。
新疆教授景仰大師
這場論文發表會意外認識了一位新疆大學文學英語系的副教授李曉風,他目前正在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任職短期訪問學者一年。李曉風景仰星雲大師已久,每天下載鳳凰網站的星雲法語,放上QQ網站,砥礪自己,走過許多難關。三前天才夢見大師,沒想到就在校園看見有這篇研究論文發表,於是特地前來參與,並與覺明法師成為契合之友。
李曉風說,他這一生有一願望,就是要在新疆辦一所學校,並融入星雲大師的思想教育學子。
中東學人發願短期出家
在第二階段的跨州宗教之旅中,以西方宗教教會、猶太教堂、回教清真寺或宗教聖蹟或各州名勝景點為參訪之主軸,然獨缺佛教。今年,在覺明法師極力建議之下,首度參訪佛光山位於洛杉磯的西來寺,當天學者們入境隨俗,歡喜吃素,巡禮殿堂、寶藏館,及美國翻譯中心等。又適逢短期出家修道會,一名來自中東黎巴嫩學者,表示明年參與盛會的意願。不准偶像崇拜的回教女學者見到羅漢園,竟也拍照留念。幾位專攻政治學教授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回教徒,對於西方這座傲立山頂之中國寺院建築,與莊嚴的佛像,也打破刻板觀感。
美國宗教訪問之行,覺明法師除了對西方宗教與文化之深刻體驗之外,也將中國佛教與文化,向西方及其他國家非佛教信仰者,做一次實質的交流與弘傳。
覺明法師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經驗是,在以摩門教為主的猶他州鹽湖城時之行,不慎迷路,心慌之際,忽見一名美國中年婦人,迎向前對她親切說,「你是我的朋友,不要擔心。」並招呼一家人來寒暄。原來,她正是覺明法師昨前去參訪的摩門教主辦的「家族圖書館」的服務義工。
這位摩門教婦女的熱情協助,不排除異己的宗教態度,正是身為傳教士者,應具備的重要精神。宗教交流之旅,不僅只是學術文化,覺明法師更體會更到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將佛法的精神,融入大眾,才能因應當代人心的需求。
小檔案 美國學術研究計畫
由美國國務院(U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教育與文化部主辦,以研討會的方式進行為期六周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每年七大類專業領域主題,包括:美國新聞與媒體、美國政治與思想、當代美國文學、美國多元宗教、美國文化與社會、美國外交政策、美國中學教育等,並分別於美國各州立大學承辦舉行,每場研習會預計有十八至三十個國家的教育人員代表出席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