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謹守弟子規範,努力學習,使自己的生命有意義……。」高雄社大雅歌一號藝術基地日前有場特殊的拜師儀式,一群單親、遭遇家暴的少年念誓詞,拜藝術家為師,這項「藝術陪伴」計畫,孩子在藝術家身上探索成長的可能,雙方將彼此的學習投射在作品上。
一年來,教養院的孩子,每星期都到社大雅歌一號藝術基地,藝術家張錦郎教孩子做公仔,王炳文傳授創意木工技巧,王宗顯與柯燕美教孩子作陶器。
為了讓孩子持續學習,社大辦了簡單隆重的拜師儀式,經濟拮据的少年,選了身邊小禮物敬師,師傅也回贈信物,教創意木工的王炳文送給孩子一把捲尺及速寫簿,鼓勵孩子行事要知道分寸,並注意觀察身旁事物。
小騰依師傅囑咐,一道又一道地磨工具,王炳文說,這是「磨」孩子的心性,小騰的性子急,希望教他按部就班。要升國中的桂兒說,謝謝師傅的教導和陪伴,課程都很好玩!
崑山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張金玉表示,藝術家與兒少近一年相互陪伴,雙方都有很大收穫。
兒少心志未成熟,成長過程遭逆境,徬徨無助,很容易走入岐途。如果有熱心人陪伴,有了意志,有了目標,就會「轉危為安」,成為有用之人。
熱心的藝術家,遊藝有餘,用藝術,用愛心陪伴孩子成長,令人敬佩。教學相長,讓雙方都有成長,助人也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