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教師生命教育研習團團員在佛館金佛殿體驗抽法語。圖/人間社記者劉瓊珠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劉瓊珠大樹報導】由馬來西亞教育部舉辦的教師生命教育研習團,十至十七日二十五位大馬教育尖兵,來到台灣探求生命意義、深化生命教育內容;而為期八天的寶島行,首站是佛光山與佛館巡禮,研習課程豐富多元,讓老師們透過觀摩學習,增長新世代教學知識。十一日早上,教師在佛光山參訪,隨後至佛陀紀念館巡禮,認識台灣宗教文化特色,深入了解實踐生命教育的方式,並將台灣的「生命教育」理念帶回大馬。
馬國教育部安排
總領隊吳薇薇老師提起這次台灣行因緣,她感謝馬來西亞政府教育部安排佛光山的行程,讓老師們有機會體驗佛門的生命教育。吳薇薇表示,她曾在二○一二年參加馬來西亞東禪寺舉辦的教師研習營,後來發現對提升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活潑度,很有幫助,所以今年她再次報名台灣行,希望透過生命教育增廣見聞。
在經歷佛門過堂用齋後,佛光山知客覺莊法師為教師們導覽,並介紹佛教三寶佛,以及示範佛教徒如何問訊、禮佛三拜,和這些儀式背後的意義,隨後至抄經堂,至誠地一筆一畫寫下一句句《佛光菜根譚》。在叢林的生命教育體驗中,老師們皆表示身心輕安不少。
慈愛教育 獲益良多
抵達佛館後,佛光小姐為大眾講解「禪畫禪話—夜遊」的故事送給在場老師,仙崖禪師的智慧、慈愛,感動了貪玩的弟子,「應先看看兒女、學生是什麼根性,再施以相應的教育,感化、慈愛、身教,是最好的禪教育。」佛光小姐說明佛門的「慈愛教育」,能使學生獲益良多,且在學習過程中迅速進步。
「星雲大師的 『三好』教學理念,要帶回國與學生們分享!」現任怡保霹靂州國中Rapat Setia華文科主任吳薇薇透露,「三好」字面意思讓人一看就明白,但卻有深意蘊含其中,結合生活中發生的實例,是教學的好體材。
副團長李秀娟則認為,《佛光菜根譚》是很好的教材。她說,透過閱讀這類書籍,可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許多故事,使他們從故事獲得對生命的啟發,「佛館體現星雲大師對教育理念的重視,從佛陀行化圖、古德法語等字句與故事,讓人們從看圖、讀文當中,了解其中的含義,達到激勵人心之效。」
祈願小卡助啟蒙
小天使前腦幼教中心院長李素真表示,「在二眾塔『三好兒童館』放天燈祈願,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她說,回國後可以製作祈願小卡片,讓小朋友寫上願望,然後掛在教室的天花板上,透過這些小遊戲,使小朋友的學習有所增長,加上講解護生、禪畫禪話等富有意義的小故事,對小孩的啟蒙教育會有助益。
「佛館呈現出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教育其實就在生活當下。」檳城攏尾公民華文小學副校長蔡瑞芳說,現代小孩對於書本上的文字道理並不感興趣,與其讓他們從書本文字中建立道德品格觀念,不如運用現代科技,透過生動的方式說明佛理教義,透過真實畫面與彩色圖畫,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使教育的成效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