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心是座寺院,你要用各種精巧的裝飾來美化?還是樸實無華的呈現原有之美?
有個國王,想要翻新城裡的一座寺院,負責的官員找來兩組人員,一組是城裡技藝超群的工匠及畫師;一組是純樸的修行人。國王不清楚何組人員手藝較出色,便讓他們各自負責整修面對面的兩間小寺院,三個月後驗收成果。
工匠向國王要求各種顏料和許多修建工具,而修行人這組則只要求一些清潔打掃用具。
三個月後,國王首先驗收工匠整修的寺院,在許多顏料與精巧手藝修飾下,寺廟被裝飾得五顏六色,顯得富麗堂皇,國王對此感到非常滿意。
但是,當他轉頭看見對面的寺院時,便愣住了,樸實無華的寺院在修行人全面清洗下,所有的事物呈現它們最原始的一面,如同鏡子般反射外界投射而來的色彩,寧靜而莊嚴。國王深深地被感動了。
人會隨著年紀增長及外在環境薰陶下,內心被裝飾得五顏六色,看似絢麗多姿,卻可能貧乏空洞,不是原本的面目。唯有清洗附著在上面的色彩,才能看到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獲得真正的快樂。